嚴格限制殖民地與其他國家的貿易。
定期增發紙幣。
與盟國形成某種形式上的排除法國的貿易體系。最好是能將俄國也拉進來。
以及,向荷蘭、德意志等地的大資本舉債。
以小皮特的判斷,如果一切順利的話,英國能在整個戰爭期間籌集到近4億英鎊。
這足以戰勝法國。
即便某幾次戰役失敗,英國也能依靠本土的穩定,持續和法國打消耗戰。最終,憑借巨大的殖民地市場,以及盟國的犧牲,將法國徹底拖垮。
“這真是個以血與火做為背景的時代啊……”
格倫維爾搖了搖頭,開始構思起擴軍方案,以及要如何說服普、奧,以及最為重要的俄國。
嗯,英國歷來只會打群架。讓他自己上幾乎就是送菜。
“陸軍至少需要達到10萬以上。還要留4萬軍隊防守本土。”格倫維爾的筆在紙上快速移動,“這恐怕得大幅調整兵役制度。這方面應該參考韋爾斯利侯爵的意見。最好是把他調回倫敦才行,軍隊的訓練也得他來負責。
“海軍的規模最好能超過法西艦隊20%以上。還有那種蒸汽戰艦……”
想到這里,他不禁皺了皺眉,“看來得由政府投資基金直接接管那家蒸汽機公司才行。”
他之前已經讓里德進行了調查,整個英國就只有博爾頓-瓦特能生產出20馬力以上的蒸汽機,其他公司更加不堪一用。
由官方管控公司,一則可以將海軍的采購價格壓到最低,二則能夠以軍管的方式,來督促研發。
……
“降低糖價!”
“逮捕利用糖價牟利的貪官!”
“天賦人權,自由萬歲!”
“改革選舉制度……”
黑壓壓的人群喊著震耳欲聾的口號,緩緩向圣詹姆斯宮走去。
道路兩旁,倫敦通訊社的人在大聲做著“人權與自由”的演講。
和很多人印象中的不同,并非只有法國人才熱衷于啟蒙思想,要求人權、自由。其實在法國大格命的同時,英國人的各種抗議示威活動絲毫不比法國少。
數萬人以上的示威游行一直持續到1799年,甚至愈演愈烈。直到英國政府頒布了《聯合法》,將工人結社,罷工定為犯罪行為,一經發現立刻逮捕,同時禁止50人以上的集會,限制出版自由,允許無證逮捕“可疑分子”,這才勉強穩住了局勢。
可以說,當年路易十六要是有英國人一半狠,他就不大可能“摸不著頭腦”了。
當超過5千名抗議人群從圣詹姆斯公園南側的街道經過時,幾名扮作小商販的英國情報人員立刻趕往街區中心的小院里,向那里的義勇騎兵隊指揮官匯報。
所謂的義勇騎兵隊就是英國地方民兵之中比較精銳的一只部隊。
與此同時,曼徹斯特和伯明翰的抗議人群也浩浩蕩蕩地抵達了市政廳。“降低糖價”“改革選舉制度”之類的喊聲不絕于耳。
……
蒙特斯從富商柯里·波特的別墅中出來,對等在馬車上的好友比了個拇指:
“他同意了,以25%的抽成,借給我們他手上所有的查特漢股票。”
他正說著,一名身著考究的黑色外套,戴著眼鏡的中年男子突然擠上了車,對兩人微笑道:
“我是布萊恩·波特。內政大臣私人秘書。我聽人說,最近查特漢船廠的股價暴跌,就是二位的手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