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巴斯地區擁有俄國目前產量最大的煤鐵礦,以及最大的煉鐵廠。這些可都是法國人奧利維爾子爵投資的,法國工業發展基金也有股份。
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這里提供了俄國鋼鐵用量的近三分之二。
約瑟夫可沒忘記這里。
現在俄國要與法國為敵,那么就得做好承受損失的準備。
他向奧利維爾子爵承諾了足夠的補償,后者肯定會予以配合的。
其實這也是為了防止亞歷山大一世在戰事激烈時,直接撕破臉,沒收這處煉鐵廠。
當然,奧利維爾子爵在俄國經營了這么久,各種人脈肯定不會少,短時間內是不會有什么事的。
“云母號”全速行駛之下,第二天下午,就抵達了馬賽港。
約瑟夫換了內河航運船之后,便拿出了那份修改了很多遍的法案文稿,又再次審閱起來。
沒辦法,這份法案實在太過重要了,容不得絲毫差錯。
他翻開了木夾,就見文稿的第一頁上赫然寫的是——人權宣言。
是的,這就是約瑟夫為對付反法同盟而準備的“撒手锏”。早在法國還在備戰時,他就授意布勒特伊男爵開始編制這份法令,幾個月前已全部完成。
歷史上,剛經歷過大格命破壞,困難到極致的法國,都能在這份宣言的激勵下,瞬間征召出數十萬軍隊。
而且當時的士兵們幾乎不需要軍餉,依舊保持了驚人的士氣,將圍攻而來的歐洲列強逐一擊敗。
以法國目前的工農業生產能力,輔以“平等與人權的激情”,足以讓整個歐洲顫抖!
以前,約瑟夫對法國政權的控制力還不夠強,擔心人權宣言會刺激到貴族階層,所以始終保持謹慎。
而現在,他在國內的威望足以壓住任何反對的聲音。
再就是經過取消貴族特權的改革,以及工業化的不斷發展,法國的舊貴族勢力對國家的影響力已大幅降低。這讓他有了可以放手一搏的信心。
約瑟夫很清楚,在啟蒙思想早已為所有人所接受的當下,平等、自由、人權是無可阻擋的趨勢。
與其在歷史的洪流之下被迫接受這些,不如走在前面,引領時代的潮流。
而且自上而下推行改革,主動權就能掌握在自己手里,可以最大限度減少對國家秩序的影響。
與此同時,率先頒布人權宣言,還能使法國成為整個歐洲自由與平等的象征。
這份軟實力的收獲,甚至比幾個集團軍的威力還要大!
數日后。
小特里亞農宮的茶室里,瑪麗王后的雙手有些不安地交扣在一起,目光從兒子身上挪到面前的法令上,又問了第三遍:“親愛的,你確定……這沒有問題?”
她也接受過啟蒙運動的長時間熏陶,但此刻卻好像對法令上的條款非常陌生——
【一、天賦人權。人權是與生俱來,任何人不可將其剝奪。每個人生來且始終是自由平等的。自由、財產、安全是“人們不可動搖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