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克森南部成片的樹叢遮擋住了法軍士兵的身形,而恰好奧地利騎兵也很不喜歡在這種地形進行偵察。
莫羅原計劃是如果有一支穿插部隊被發現,就立刻開槍把動靜鬧大,以吸引敵軍的注意,來幫助另一側完成穿插。
但這次法軍的運氣很不錯,兩個師都成功地機動到了維爾姆澤軍團的北側,也就是他們身后。
一個半時后,有驃騎兵興奮地對莫羅報告:“將軍,維爾姆澤防線一直沒有出現交戰的情況。”
這明穿插部隊始終未被敵人發現。
“很好。繼續緊盯敵軍的動向。”莫羅微笑點頭,又看向內伊道,“讓大家準備進攻吧。”
當天下午,維爾姆澤在確認卡爾大公的主力部隊已離開班貝格之后,正要命令自己的軍團隨之一同向南移動,就見參謀快步而來,焦急道:“將軍,克羅納赫鎮傳來消息,有數萬法軍正在圍攻那里。”
維爾姆澤頓時愣住。
克羅納赫在拜羅伊特北面20多公里處,法國人是怎么越過自己跑到那兒去的?
他不敢多耽誤,很快便命令約瑟夫·馮·歐奇科男爵率3萬名士兵趕往克羅納赫鎮增援,同時派人向卡爾大公匯報。
歐奇科剛離開不久,莫羅的主力部隊便對黑興根親王發起了猛攻。
維爾姆澤接到消息之后,立刻指揮全軍向左翼靠攏,并命令黑興根軍團原地堅守。
他并不感到驚慌,反而還有些慶幸。他之前一直無法確定法軍主力的位置,所以只能被動設置防線。
現在法軍既然主動冒了出來,他只需拖住他們兩天時間,卡爾大公的主力部隊就會趕來。
然而,次日一早,黑興根親王卻向他報告,法國人已經撤退了。
維爾姆澤不敢大意,仍是命令全軍加強戒備,并派出大量騎兵去魏登方向搜尋法國人的蹤跡——按照他的猜測,莫羅軍團多半是用進攻擠壓一下自己的防線,而后趁機沿東面的舒馬瓦山溜向北面。
但他的驃騎兵始終回報,沒有發現任何法軍。
是的,莫羅在對維爾姆澤的左翼發起了一次佯攻之后,就立刻率軍從拜羅伊特南側的佩格尼茨繞往西面。
這里已經是巴伐利亞領土了,他根本不用擔心會有人向聯軍通報自己的行蹤。
第二天早上十一點,他已經抵達了距離黑興根軍團45公里外的昆斯霍芬特村——一座位于班貝格和拜羅伊特之間的村莊。
在高空偵查營軍官的指揮下,熱氣球收放車迅速展開兩根極長的支桿,將熱氣球鋪平。
隨后煤油罐頂部冒出半米多長的火苗,旁邊那部蒸汽機驅動的充氣泵將火焰源源不斷地吹向熱氣球底部。
目前法國的煤油提煉技術還很原始,導致成本非常高,一罐煤油要上百法郎。
但在戰爭期間,只要能減少時間消耗,花多少錢也在所不惜。所以主力軍團的高空偵查營幾乎都已配備了煤油用來加熱。
前后僅42分鐘,一只淺藍色的熱氣球便開始升向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