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阿布耶生出帶兵攻打大宣邊城想法的還是因那一件事而起。
阿布耶年輕力壯,本來好端端的,可是忽然有一天早上醒來之后感覺頭部昏昏沉沉。
接連幾日都是,宮中的御醫開了方子,服用了藥也不見有所好轉。
后來阿布耶的母妃托家人悄悄幫著尋了個神醫,偷偷的幫著阿布耶診脈。
結果發現,阿布耶是被人下了毒,一種慢性毒藥,不會致死,卻可以讓人慢慢變得神志不清。
當時阿布耶母子兩個猜想,皇上怕是也被皇后下了毒,所以才重病臥床不起。
皇上重病,朝中事務暫時由皇長子也就是太后所生的阿布耶的皇兄,阿布朗暫時代為執政。
說是皇上的口諭。
至于真假,都是皇后母子兩個說的。
只要皇后母子兩個能見到皇上,其他人根本就見不到,所以無處求證。
雖然阿布耶在朝臣心中呼聲最高,但是阿布朗執政,阿布耶勢必會被視作眼中釘。
所以朝臣便給阿布耶出謀劃策,讓其暫時先尋個由頭出去躲避,保留住性命才有機會翻盤。
幾個朝臣便向阿布朗進諫:大湯當開疆拓土,才能越發的強大——
一開始阿布朗自然不允。
但是朝臣日復一日的進諫,聽得阿布朗煩了,便應允下來。
所以阿布耶就作為大軍統帥帶兵前來攻打邊城。
這也是阿布耶為何不著急攻下邊城的原因之一。
帶兵前來攻打邊城,不過是保全之策,同時偷偷的讓神醫幫著把所中的毒解了。
阿布耶帶兵攻打邊城一呆就是半年有余,而皇后母子兩個以為阿布耶是忌憚他們母子,才躲了出去,提防心也跟著放了下來。
阿布耶的母妃也是個有手段的。
買通了阿布朗宮中一個面容姣好的婢女,對阿布朗進行色.誘,趁著阿布朗喝醉從口中套出實情。
原來皇上也是中了毒才一病不起。
暫時無性命之憂,但也是只能躺在床上。
而阿布朗酒后‘吐真言’時候,正巧被阿布耶的母妃同另一個嬪妃聽見。
當時阿布耶的母妃借口說,擔心自己的皇兒,便拉上那嬪妃跟著一起前去求阿布朗,想要阿布朗下旨增派兵力,好讓自己的皇兒早些攻下邊城,也好母子團聚。
這便是阿布耶的母妃精明之處。
若是自己一人聽到阿布朗酒后吐真言,沒有旁證,皇后母子必定不會承認,還會反咬一口說她誣陷。
但是有了旁證就不一樣了。
那嬪妃的父親又是老首輔對皇上忠心耿耿,所以把阿布朗拉下馬還不是分分鐘的事。
見事情敗露,皇后自然不會承認是她在皇上每天飲的茶中動了手腳。
最后只能棄卒保帥,保住皇后的位置,日后再尋機會把阿布朗扶正。
所以阿布朗就成了那個被舍棄的卒子。
母子兩個商量好了之后,阿布朗跪在父皇面前痛哭流涕,說自己當時是鬼迷心竅,本意并非是想害父皇——
大湯皇上念及阿布朗畢竟是自己的皇子,便直接賜了個閑散王爺的名號,從此跟太子無緣了。
阿布耶敗軍回到大湯之后,就被立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