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便是她的想法。
徽宗帝眸光氤氳,腦子里一直想著陸海棠的那一句:‘不想跟別的女人分享夫君的愛’。
四月的天,冰雪融化,那些遭受雪災的百姓,也在朝廷的幫助下,安然的度過寒冬。
不少百姓感激大宣朝廷及時分發過冬物資,聽說可以幫著安置住處,紛紛投奔陸定國鎮守的邊城。
陸海棠同徽宗帝抵達邊城的時候,原本只剩下三十戶人家,如今空著的房屋已經住滿了。
陸定國率領將士們幫著將破落的房屋修補好,又吩咐手下的將領帶著百姓上山砍柴。
原本無家可歸的百姓如今都有了棲身之所,聽說朝廷派的使臣來了邊城,自發的走出家門前來迎接。
看到城門外聚集的百姓,陸海棠不由得揚起唇角。
徽宗帝也深感欣慰。
“愛妃當真是聰明。”
哪怕是朕這個皇上這,也是只想到為百姓送去棉衣棉被,沒有想到把人都聚集進城中。
古代物資匱乏,一年的收成靠天吃飯,難民多就意味著加大朝廷的壓力,所以每個國家,城池都不愿收留無家可歸的難民,這一點陸海棠理解。
但是科技不發達的時代,勞動力有多珍貴。
人多力量大。
多開墾出來一些荒地,多種上一些糧食,再多養上一些雞鴨之類的,不說可以裹上小康生活,解決饑飽應該不成問題。
同樣的,冷兵器時代,拼的就是人數。
百姓人數眾多,還愁兵力不足嗎!
“許是我經歷的比皇上多吧。”
面對徽宗帝的贊許,陸海棠中肯的做了回應。
不是她經歷多,而是見識多。
自然,陸海棠不會這么不謙虛。
大宣同大湯簽署聯盟協議,在徽宗帝的‘提醒’下,大湯又要時刻防備西涼,鎮守邊城的陸定國總算是舒了口氣。
不用時刻擔心大湯同西涼再次攻城。
在一行人準備啟程返回京城的前兩天,軍營之中又出了件‘喜事’。
之前陸定國在山里抓了一窩兔子,本想著暫時先養著,等著妹妹陸海棠從大湯歸來,大的兔子燉了給妹妹解饞。
小的送給妹妹帶回京城養著。
結果那一窩兔子變成了兩窩。
由兩只大兔子三只小兔子,變成了五只小兔子。
平日里都是營中小兵照料,陸定國哪里知道。
看著新添的兩只小兔子,陸定國高興道:“當真是吉兆,只怕是在預示夫人也是要喜事來臨了呢。”
妹妹入宮兩年有余,至今也沒為皇上誕下一個皇子。
如果打算送給妹妹的兔子又生了一窩,可不就是個好兆頭。
陸海棠哪里會聽不出來陸定國的意思。
別說她不會給小皇上生孩子,就是想,小皇上也生不出來。
看著幾只可愛的小兔子,陸海棠忽然產生個想法。
“這些兔子平時都是誰在養著?”
“回稟將軍,是末將手下一個小兵。”
陸定國手下的將領對陸定國道。
陸海棠微微點頭:“不如就讓那個小兵專程來養兔子,等著兔子繁殖的多了,分發給城中的百姓,再讓那小兵把養兔子的經驗傳授給百姓,這樣一來每逢年節百姓家中的飯桌上就不愁會沒有肉吃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