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三點多。
王可他們一行人和大姑一家告別離去。
這一頓飯,大家吃得津津有味,說得真心實意,聊得熱火朝天。
對于老表吳奕敏有自己創業、開小餐館的想法。
眾人都比較看好,也給予了一些建議和力所能及的幫助。
而大家的支持和鼓勵,也令他信心倍增。
有了想法就要付出努力和行動,這樣才會有成功的希望,收獲屬于自己的成果。
而且吳奕敏已經決定最近就回彭城辭了工作,盡快找地租門面開干了。
對此,王可、王振和王賀三個當表哥的,一人贊助一萬塊錢對他表示支持。
還告訴他,如果開店成功,記得請他們吃飯,開店賠了也不要緊,反正一萬塊錢也不要他還了。
王可雖然很有錢,但依然沒有多給,而是和兩個堂哥一樣。
因為真正的幫助不是施舍,而是尊重與理解,不是表面的親近,而是內心的關懷。
而且王可更喜歡用一種比較隱秘和低調的方式,去幫助一些真正需要幫助,并且能幫助起來的人。
大張旗鼓,只會招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還容易遭受他人嫉妒。
最重要的是,幫助一個人與其給錢給物,不如教會他們自立自強的道理和方法。
畢竟“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只有擁有了持續創造價值的能力,才能真正擺脫困境、自力更生、自強不息。
……
對于王可來說,今天算是這幾天走親戚比較舒服和放松的。
沒有之前那么多亂七八糟的人和事。
這種親情是他比較享受,并樂于接受的。
離開大姑家,王可他們并沒有回家,而是一起來到小姑家。
這次也只是送禮坐坐,逗留一會就走了。
正好蘇紫琪也來認認門。
小姑家的家庭情況一直以來都是比較可以的,家就在鎮上。
有地利之便,小姑父還會做點小生意,除了會木工,還開過熟食店,賣過小商品等。
二層小樓在王可上大學的時候就住上了。
不說掙什么大錢,養家糊口是綽綽有余。
關鍵是三個孩子都比較爭氣,學習都不差。
到了小姑家后,小姑一家熱情地招呼迎他們,也給泡上了茶。
屋里彌漫著淡淡的茶香。
小姑父笑著說道:“哈哈,這茶葉還不錯吧,聞著味就香,這還是我一個親戚特意送給我的,你們享福啦。”
王賀聞言笑著打趣道:“哈哈,小姑父,你說的那個親戚該不會就在現場吧?”
其他人聽了都笑起來。
“哈哈哈……”
蘇紫琪笑完,開口玩笑道:“既然茶葉這么好,小姑父下次就應該讓這個親戚多送點,我想他應該不缺茶葉。”
其他人目光看了看王可,又是哄堂大笑。
連王可禁不住笑了出來,這茶葉還真是他送的。
小姑父接著調侃道:“有小琪你這句話就行了,那我下次打電話給他多要點,我這親戚可是非常愛媳婦的。”
王可隨即點頭表示道:“嗯,這個我也知道。”
這個他可太知道了。
……
一時間,屋里充滿了歡聲笑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