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俗稱最早使用的是魔都人,因為當時全國的有錢人大多都集中在魔都,后來又慢慢普及到全國。
而民國時期的度量和現在不同,當時的一兩是相當于現在的31.25克。
所以,一兩的“小黃魚”金條重量為31.25克黃金,而十兩重的“大黃魚”則為312.5克。
特別是在民國那個戰亂的特殊時期里,社會上經常出現通貨膨脹和貨幣貶值的情況,人們普遍認為,“黃魚”金條是一種相對穩定的貨幣形式。
由于它們純度高、規格完全一致,可以用來進行金融交易,也可以作為保值儲備……
王可看著眼前金光閃閃的黃金,包括8條“大黃魚”和5條“小黃魚”。
一共85兩黃金,換算成現在的單位就是2650余克。
看著沒多少,可比旁邊一堆銀條或銀錠值錢多了。
如果只考慮黃金本身的價值,按照如今的黃金每克約340元左右,一條“大黃魚”就價值10萬塊錢,“小黃魚”就是1萬塊錢。
不過,這么計算并不合理,“黃魚”作為民國時期鑄造的金條,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屬于“硬通貨”、“稀罕物”。
因此,它的實際價值就要比金價核算要高得多。
像民國“黃魚”金條,若保存完好且帶有歷史印記(如中央造幣廠編號、銀樓編號、孫中山頭像等),價值會遠超黃金本身。
附加的收藏價值會導致溢價,甚至翻倍。
……
王可用手拿著金條欣賞了一下,越看越喜歡啊!
這就是世人心心念念的的東西。
有一句話形容的非常貼切,可謂是“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對于“黃白之物”,他尤其喜歡黃金。
就在他靜下心看黃金的時候,李子興一道激動的聲音讓他眼前一亮。
“老板,你過來看,我在這個石板夾層中又發現黃金了。”
聲音雖然不大,但依然遮掩不住興奮的語氣。
而王可迅速起身來到李子興旁邊,目光也看向花池中的夾層。
那金光閃閃的東西,不是黃金又是什么?
而且還是一排十兩的“大黃魚”。
“呵呵,可以,把里面的黃金都拿出來吧,看看
這時,宋亮也壓低聲音,激動地對王可喊道:“老板,我這邊移開上面的石板,
王可聞言又馬上轉身走到宋亮身邊,放眼一瞧,果然如此。
里面金光閃閃的黃金映入眼簾。
這接連的驚喜,讓他的心情瞬間變得愉悅起來,內心的情緒更是高漲無比。
“好好好,大亮你們趕緊動手吧,盡量今天一下午把里面藏的東西都取出來,然后轉移到地下收藏室里。”
到了這時候,他原本低落的心理,又因為發現黃金而變得異常興奮。
他剛才心里都在想,之前“幸運硬幣”的變化的主要誘因,是不是因為撿到銀元的事?
因為目前從花池里取出來的黃金和白銀,總價值也就幾百萬,還沒有一枚小小的“陸海軍大元帥”銀元值錢。
李子興和宋亮聞言,笑著應了一聲。
隨即便彎下腰,開始動手從夾層里把黃金拿出來。
再由陳平和張龍清點數量放到容納箱里。
王可也在一旁目不轉睛地看著。
過了沒一會,魏海洋也驚喜地說道:“老板,我這邊也發現黃金了,就在銀錠
“里面好像還有別的什么東西。”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