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投資,讓別人盡心盡力地干活,然后省心省力還能拿走大半的利益。
何樂而不為呢?
員工有了股權就成了企業的主人公,他們和企業有了共同利益。
他們會自己給自己打雞血努力工作。
因為企業發展的越好,他們就能獲得更多的利益。
他們會積極主動、想方設法把企業發展的更好,讓手里的股權更值錢。
……
關于股權激勵的計劃。
王可和孫永宏在電話里交流了很多。
激勵是一項綜合性工作,光有一套方法或者工具也是不行的。
畢竟沒有一個方法適用于任何公司。
一家優秀企業吸引員工的原因是多種要素的組合,如企業的使命與前景、個人的發展空間、公司的文化氛圍以及物質激勵等等。
而王可就是一個甩手掌柜,具體操作和干活的人還是孫永宏。
不過,他從自己股份份額里拿出10%來做激勵計劃。
這就很可以了,足以彰顯他的為人處事。
一個好老板是跑不了啦。
孫永宏也是喜聞樂見的,不用自己出股份還能把公司擰成一股繩。
這輩子遇到王可這么一個實力雄厚又大氣豪爽的貴人,他感覺自己太幸運了。
“好的,王總,我明白了。”
“我接下來就會著手公司內部股權激勵的籌劃和準備,今明兩年時間足夠制定方案和考核實施了。”
“嗯。”王可聞言應了一聲。
“可以讓員工們多提供意見,只有讓員工理解公司股權的價值,參與方案設計,相信兌現機制,股權激勵才能發揮真正的作用。”
股權激勵是一把雙刃劍,做好了是企業發展的發動機,做砸了是定時炸彈。
后面兩人又聊了幾句,便掛斷了電話。
“鍋里撈”和投資公司還不一樣。
運營管理都是孫永宏為首的高層團隊在負責,王可充分放權基本上不插手。
他只要結果。
而去年,也給他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他的心里目標是鍋里撈連鎖品牌店在全國有1000家門店。
估計再花五年時間應該差不多。
到時候,算是能基本實現他當初的夢想。
在國內不管走到哪個城市,都能吃到自己開的火鍋店。
起碼全國80%以上地級市都能有店。
到了那個時候,鍋里撈餐飲集團也是一個龐然大物了。
因為不光是門店的數量在發展擴張,其他的供應鏈業務也在不斷發展。
夢想在一個個成為現實,帶給人的成就和快樂是無限的。
企業有企業的目標,人也要有人的目標。
王可已經在自己的“人生寶典”筆記本上寫上了資產萬億的目標。
因為有“幸運硬幣”,他不擔心自己的目標實現不了。
而是多長時間能實現?
到時候是不是要好好揮霍一把呢?
超級游艇有了,私人飛機是不是也應該安排一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