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王可所查到的資料信息。
在全球能源轉型和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大背景下,被譽為“白色石油”的鋰金屬在新能源產業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鋰”作為電池的主要原料,被廣泛應用于電動汽車和輕型電器的電力供應。
基于當前工業水平,鋰電池作為主要儲能設備的技術路徑明確。
其商業價值相較于尚處發展階段的鈉離子電池更為顯著。
特別是隨著近兩年全球電動汽車市場的大幅度增長,以及對清潔能源存儲需求的日益增強,鋰資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所以,導致今年碳酸鋰的價格大幅上漲。
相比去年價格翻了三倍多,達到了每噸17萬rmb。
對于他也是非常有利的,起碼公司名下的鋰輝石礦能估值出一個好價錢。
其實自進入21世紀以來,世界各主要經濟國家逐漸認識到鋰在新興工業中的重要性,并將其指定為關鍵性礦產。
倭國在零九年發布的《稀有金屬保障戰略》中已經將鋰作為重點保護的關鍵礦產。
國內在去年實施的《全國礦產資源規劃(2016—2020年)》中,也明確將鋰等金屬礦列為關鍵礦產。
華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和電池制造中心,對鋰資源的需求自然也是呈爆發式增長。
目前,中資企業在全球鋰資源領域的布局聚焦于澳洲與南美地區,通常是采取包括收購國外優質礦區股權在內的多種策略來投資。
而供應鏈安全與多元化布局,就是保障產業穩定發展的關鍵所在。
不僅能提供更多的選擇和靈活性。
還有助于降低對單一來源的依賴和風險。
麥格礦業這次在南非的超大型鋰礦,對于國內市場來說,絕對是吸引力滿滿。
他有心讓,對方想要。
雙方可謂是“郎有情妾有意”,投資合作肯定能一拍即合。
……
書房里,王可花時間查了一下資料,又在紙上寫寫畫畫做了一番礦產的相關計劃。
國內有實力跟他合作的大型礦業公司倒是有不少,也要好好篩選一下。
如果能鋰礦資源換油田就更好了。
同時,他還計劃讓麥格礦業進一步擴大公司規模和壯大產業實力。
甚至專門的礦產勘查業務也是大有可為。
調查數據顯示,平均每發現一個具有經濟價值的大型礦床,可能需要投入數千萬甚至上億元的勘查資金。
但成功率僅為10%左右。
然而,一旦成功,其回報將是數倍乃至數十倍。
目前“麥格礦業”公司旗下僅有兩支專業的勘探團隊,他計劃再組建三到五個團隊。
然后就投資具有勘查潛力的礦產項目。
憑借他逆天的運氣,勘查項目未來的礦權肯定能增值。
而只要通過勘查發現了具有開采價值的礦產資源,那么探礦權就能轉化為采礦權,從而帶來巨大的經濟價值。
就在他正埋頭認真工作的時候,突然有人敲門。
“咚!咚!咚!”
隨后門“吱呀”一聲被打開了,王媽推門進來看向屋里的兒子。
“小可,該吃晚飯了,你工作忙完了么?”
“哦,沒事,那就先吃飯吧,剩下的后面再弄也一樣。”王可回應了一句,一看時間都傍晚六點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