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關正云的解釋,王可對80噸上等人參也有了一個概念。
人參種植也屬于是高投入領域。
一畝地的種子成本就高達5至6萬元,加上其他費用,總成本接近7至8萬元。
種植技術對人參品質和產量有著直接影響,不成熟的種植技術可能導致品質不佳和產量減少,從而影響實際產出。
每畝地的優等品人參能占產出的二三成。
這種規格品質的價格也會高出不少。
目前,一噸上等品質的鮮園參的市場價格在40萬元左右,80噸就是3200萬rb。
大宗采購的批發價會相對便宜一些。
而短時間想要弄到那么多的人參,必須得找實力雄厚藥材商或者是種植大戶。
關正云最后表示道;“阿可,我給你想想辦法,看能不能先湊出50噸人參吧。”
“然后其他的就比較簡單了,雖然藥材種類多,但每個單品所需數量十幾、二十噸倒是比較好湊出來。”
世界人參看華國,華國人參看吉寧。
吉寧省常白山地區是華國人參的原產地及核心產區,具有450多年的人參人工栽培歷史和1500多年的野山參采挖史。
其人參產量占全國總量的60%、世界總量的40%。
全國人參有85%左右的交易量,都是在常白山地區的三大人參交易市場完成。
少批量的精品野人參對他來說都很簡單。
畢竟家里好幾個山頭上都有人參,還承包了林地種植各種中藥材,每年泡酒就需要很多好藥材,必須要有自己的原料控制。
但是80噸上等參的數量,又要貨要的那么急,就稍微有點為難他了。
如果給他三五個月的時間。
別說要八十噸,只要出得起高價,翻個四五倍的量也能湊出來。
“呵呵呵……”王可聽了輕輕一笑。
關正云能幫忙就再好不過了,關鍵時刻還得靠人脈關系。
“關哥,人參能有個三五十噸應應急就足夠了,工廠生產線能維持,而且他們也有自己的渠道湊一湊,這也是因為事發突然。”
“臨到交貨的日期,原先合作的供應商突然變卦,把這一批約定的藥材高價賣給了別人,一斷貨就沒法跟人家采購商交代了。”
關正云聞言應了一聲。
商業合作中各種情況都有可能發生,他也清楚里面的問題。
“嗯,行,我盡快聯系一下。”
“阿可你待會把完整的貨品單發給我,只要是常見的藥材,應該三五天之內就能把這個事解決了。”
“哎對了,這批藥材最終要運輸到哪里?”
說到最后又問了一句。
王可應聲回應道:“好,關哥,我待會把單子發給你,他們公司和工廠就在津門,應該都運到那里吧。”
“津門?那距離我們吉寧就比較近了,運輸也很方便。”
“那這次的事就麻煩關哥你了,藥材采購的價格該怎么算就怎么算,我現在也是給對方牽線搭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