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他也有自尊心。
所以,這口氣,還是要爭的。
三年前,陳銘考上一高,而郝強沒考上,所以自己贏了。
這一次高考成績,考都考完了,自己發揮正常,不可能出什么意外。
聽到兒子這樣說,陳真笑著打趣道:“呵呵,看來是建軍那吹牛王吹牛了!
我就說嘛,想考上重點線哪有這么簡單,你都沒把握呢,要過也是我兒子過吧。
他兒子想考過,白天做夢。”
“對啊,要過也是我兒子過,二高那是什么破學校。”陳銘母親還因田埂的事,對郝強一家人懷恨在心,感覺自家吃虧了,平時咒罵郝強父母不少。
她一旦記仇了,想遺忘真難。
“爸,媽,也不能這么說,二高還是不少學生很厲害的,只是中考沒考好。”陳銘是不希望同村學生比自己混得好,但他還沒傲到覺得二高學生都差。
一高錄取中考成績前350名的考生,而二高則錄取351-800名。
兩校每一屆新生有六七百名,另外一半學生需交擇校費,分數越低,擇校費越高。
有些學生考上二高但沒考上一高,家長砸錢進一高,導致二高整體成績較差。
另外,一高教學資源好一些,所以高考成績遠遠比二高好。
除了陳真家,花龍村的許多村民也熱議郝強的高考情況,大多數人認為郝建軍在夸大其詞。
花龍村的大學生數量稀少,每年只有少數幾個考生能夠考上大學。其中,大多數是大專生,能夠考上本科實屬不易。
回溯到幾年前,大學的錄取率更低,能夠考上大專就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了。
對于花龍村的村民來說,考上大學意味著他們將有機會躍出這個小村莊,成為城里人,擁有更加廣闊的未來和發展機會。
6月12日,清晨。
雞鳴犬吠,喚醒了沉睡中的村莊。
郝強也睡醒了,神清氣爽,不得不說在農村住的好處,寧靜,樓房通風極佳,空氣清新宜人,睡眠質量自然要好。
走出房門,他聽到豬舍里傳來的歡快哼聲,目光所及之處,幾只雞正在院子里歡快地啄食著玉米。
遠處,陽光逐漸驅散了薄霧,柔和地灑在金黃色的稻田和綠意盎然的甘蔗林上。
這一刻,時間仿佛靜止,只有大自然的聲音和美麗的景色,讓人心曠神怡。
昨天晚上,郝強跟父母說過,他今天要去省城一趟買點學習資料。
出門之前,他稍作打扮,使自己更像一位社會青年。
清晨八點多,郝強輕裝出門,隨身只攜帶了身份證、銀行卡以及僅剩的七八十塊錢。
他步行至村口,等待了片刻,恰好遇到一輛從縣城開往省城的班車。他揮手示意,車輛停穩后便上了車,車費要1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