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大棚種植后,村民無需擔心銷售問題,只管將精力集中在生產上。
如果每戶種植10畝地蔬菜,年凈收入預計可達10萬元。
從兩三萬元暴漲到十萬元,城市白領收入都沒有這么高。
部分在外務工的村民已經陸續回鄉,投身到家鄉事業中。
此外,郝強給村里20個未來摩托車授權店名額,布置在全省各個城鎮,為家鄉帶來新的增收渠道。
開電動摩托車店賺錢的事在村里已經是公開的事情了,但想爭取到名額不是那么容易的。
與郝強家關系親近、家中有孩子就讀、申請人為年輕人且有文化水平者優先考慮。
無法達標者只能暫時作罷。
全村村民看到收入有望暴漲,只要積極干幾年,建造一套小別墅,買一輛小汽車根本不是問題。
郝強的用意是潛移默化地改變鄉親們的思想觀念。
他帶領家鄉走上致富道路,全村村民對他家人無不欽佩、恭敬有加。
有時郝建軍在村里閑逛,發現村容村貌有失整潔,直接批評時,村民紛紛照辦,絕無怨言。
可以說,郝強一家就是花龍村的“土皇帝”。
如今,花龍村面貌煥然一新,村民們自覺維護環境衛生。
村里的巨大變化引來全縣民眾參觀。
今年以來,縣領導已三次、市領導一次親自考察指導。
本省沒有什么大型民企和家喻戶曉的富豪,好不容易冒了一個,而且郝強有意將事業版圖擴展到家鄉,自然受到當地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期待,希望借此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不說別的,隔壁村的村民,非常希望郝強家也與他們村進行合作發展。
好幾個鄉村的村委就上門拜訪郝建軍,意思也是一樣的。
但蔬菜大棚的投入使用后,蔬菜產量大增,未來兩年內不會與其他村莊進行合作。
郝建軍很精明,直接推脫到不在家的兒子身上,說:“老表啊,這個我做不了主的,得看我兒子如何規劃。”
這些村委也很無奈,別人與他們村無緣無故的,憑什么優先與他們村合作。
但不管如何,盡量與郝建軍家人打好交道。
11月5日,周日下午。
郝強正與韓清盈在華楠理工的家里一起看書。
以前喜歡在咖啡館里,如今有房子了,就待在房子里。
看書看疲憊了,兩人可以一起做廣播體操,放松一下精神。
這不,兩人剛做完,趴在床頭歇息。
驀然間,郝強收到金手指提示,他可以融合4級技術商店的技術了。
3級技術商店選擇的是鋰電技術,需要批量生產后,才可以融合下一級的同類技術。
而4級技術尚未融合,也不能直接跳過4級融合5級技術。
“融合技術!”
郝強默念,他已經選擇了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的制造技術和工藝。
一瞬間,郝強的大腦瞬間涌入一股熱流,許多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的相關知識如同涓涓細流,源源不斷地注入他的腦海之中。
他已經融合過鋰電池的技術,此次融合的是更加深奧的技術。
幾分鐘后,融合完畢。
批量生產下,三元鋰電池的能量密度的技術水平,已經達到了恐怖的270wh/kg!
磷酸鐵鋰電池的技術水平也達到了極高的水平:190wh/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