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三級技術才多少?
分別是150wh/kg和90wh/kg而已。
三級商店的磷酸鐵鋰電池技術很雞肋,所以,郝強只要求能夠研制出來,但并不要求大批量生產。
如今,郝強掌握的兩項鋰電技術水平,已經達到了該類型電池的極高水平,在2030年之前,都處于世界頂尖水平。
當然,研制難度也是非常大的。
幸好公司科研團隊目前有了一些技術基礎和經驗,若不然,直接給他這個技術,郝強感覺依然得從基礎做起。
融合完4級技術后,郝強再收到提示,他可以選擇5級技術了。
【技術領域1:摩托車核心部件制造技術及工藝】
郝強選擇技術領域1,第一項技術選擇摩托車電機制造技術和工藝,第二項技術選擇控制器系統技術。
這兩個技術是他很早就考慮好的,先發展摩托車電機技術,以此打基礎,從而再發展電動汽車的電機技術。
而控制器系統技術,同樣也是為電動汽車控制技術打基礎。
接著,郝強依次融合兩項技術。
幾分鐘后,融合完畢。
新融合的兩項技術,其技術水平都達到了國際一流技術水平,意味著已經有基礎實力與國際同行進行競爭了。
郝強融合了四項技術,接下來,就是如何把技術轉為生產力了。
尤其是,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技術。
正好公司的鋰電生產線項目完成,郝強可以抽時間開始布局新的科研項目。
11月6日上午,恰逢周一。
郝強組織召開星河新能源公司技術會議,在會上,他立項新的科研項目。
新的三元鋰電池項目為“ncm811”(鎳鈷錳比例為8:1:1),簡稱“超級三元鋰電池”。
鎳比例增加,電池越不穩定。
但如何研制出來,降低了鈷的使用比例,材料成本要降低不少。
新的磷酸鐵鋰電池項目簡稱“s-lfp”,簡稱“超級磷酸鐵鋰電池”。
只有一個項目團隊,優先研制超級三元鋰電池,思路卡了就轉到超級磷酸鐵鋰電池上面。
當前,鋰電的研發團隊人員已經增至50人,其中擁有博士學位5名,碩士學位20人,其余為本科學位,除了幾人是新招的畢業生,大部分人擁有多年工作經驗。
這個團隊還在繼續增加人才,但國內熟悉鋰電的人才并不多,也不好挖。
如今,郝強打算從高校招碩博畢業生,自己培養。
他自認目前掌握的鋰電知識,在某方面,不比一些博導差。
而在生產工藝方面,那更是遠勝鋰電行業的博導。
大部分博導長期待在學校,不太熟悉工廠情況,故對生產工藝不太熟悉。
下午,郝強又組織召開未來摩托車公司的技術會議,成立新的科研項目。
電動摩托車電機和控制器系統。
公司沒有生產過電機,一直都是委外生產,需要招聘相關技術人員。
一般電動摩托車電機功率一般在400-1500瓦之間,大型電動摩托車或電動自行車,功率可達3000-5000瓦。
公司研究的電機功率范圍,就是400-5000瓦之間。
當然,汽車電機功率那就非常大了,那可是幾百千瓦,電動摩托車電機與之相差甚遠。
管理層對郝強的規劃有些疑惑不解,但還是服從安排任務。
次日,林巖向郝強匯報鋰電版本電動摩托車的銷售情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