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先生,感謝您這些年來的鼎力支持,我才能順利坐上鵬城分行行長的位置。”
未來科技集團,董事長辦公室內。
喬山端坐在郝強對面,語氣中滿是敬意與感激。
數年前,喬山還只是粵城中行中大支行的一名行長。
憑借出色的業務能力,他得到了上級的認可,職位也有所提升,但距離分行行長的位置仍遙不可及。
在金融行業,想要擔任一個城市的分行行長,特別是鵬城這樣的一級分行,沒有深厚的背景和廣泛的人脈資源,幾乎是天方夜譚。
或者,能夠拉到龐大的儲蓄。
在金融行業,儲蓄額度是衡量一家銀行分支機構實力的重要指標之一。
只要有親朋往銀行里存一個億,能夠拉到龐大的儲蓄資金,當一家銀行小支行的行長還是比較容易的。
所以,像未來科技集團這么大的客戶,流動資金上千億元,只要搞定它,當分行行長也有可能。
2012年末,國內金融機構的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約為91.76萬億元人民幣。
其中,居民儲蓄存款(即個人儲蓄)余額約為41萬億元人民幣。
作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之一,中行的存款規模在數萬億元。
而在鵬城這樣一個經濟高度發達的城市,金融機構的存款規模更是龐大,估算中行鵬城分行的存款余額可能達到兩三千億元人民幣。
在這樣的背景下,未來科技集團的分量顯得尤為突出。
上千億元的流動資金不僅使其成為銀行眼中的“香餑餑”,更在無形中影響著銀行高層的職位變動和資源分配。
為了進一步拉近與郝強的關系,中行高層決定將喬山調往鵬城,負責與未來科技集團的對接工作。
未來科技集團員工的工資發放已全部通過中行進行,而集團和郝強的大部分資金也存放在鵬城中行。
喬山之所以能夠從支行行長一路晉升為鵬城分行行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未來科技集團的支持。
通過與郝強的緊密合作,喬山不僅為銀行爭取到了巨額存款,也為自己鋪就了一條通往更高職位的康莊大道。
不過,未來科技集團的“不按常理出牌”也讓喬山感到些許壓力。
與大多數高負債率的企業不同,未來科技集團不僅沒有貸款需求,反而在銀行的存款額度逐年增加。
這種現象,在銀行業內極為罕見。
在大多數企業負債率超過50%的背景下,未來科技集團卻反其道而行之,銀行存款額度不斷攀升,甚至達到了上千億元的規模。
也許是郝強為了降低儲蓄風險,分散風險,也與其他銀行都有合作。
每個季度,未來科技集團的財務團隊都會親自前往銀行,對公司的儲蓄情況進行詳細核算。
這也是郝強對銀行提出的特殊要求。
我自己的錢,總得知道具體流向吧。
這,不過分吧?
對于那些熱衷于向房地產公司和p2p機構發放貸款的銀行,他總是持保留態度,甚至會主動降低在這些銀行的儲蓄額度,或者干脆將資金轉移至其他更為穩健的金融機構。
喬山曾對此感到疑惑,特意向郝強請教其中的緣由。
當時,郝強的回答直截了當:“我不喜歡用我的錢去杠桿圈地,為房地產泡沫推波助瀾,最后再吸普通民眾的血。”
喬山聽完郝強的解釋,心中不禁肅然起敬。
雙方合作多年,喬山了解郝強的脾性,如果他不照做,郝強肯定放棄中行的合作。
因此,這些年,喬山要求各支行把貸款推向中小企業和普通民眾,而不是房地產公司,特別是郝強提到的一些房地產公司,像衡大。
許老板多次想約他,還弄了歌舞團誘惑他,但喬山都直接拒絕了。
喬山本身也喜歡這些,但還是搞得清輕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