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錫市錫山區,雅滴電動摩托車公司。
研發中心,a3會議室。
屋外,植被上覆蓋了一層薄薄的雪,仿佛為大地披上了一件銀裝。
室內,空調暖氣將寒氣隔絕在外,吹散了冬日的冰冷。
盡管如此,圍坐在會議桌旁的十個人卻感受不到絲毫溫暖。
他們的心情如同屋外的積雪,沉重而壓抑——因為他們負責的項目進展并不順利,甚至可以說陷入了困境。
干活了,花了大量時間,成果不如意。
“各位,未來公司的f1電動摩托車車架全采用焊接工藝,而且是滿焊,沒有校變形,并不是螺栓連接。
為什么我們就是控制不好焊接變形,導致軸的安裝基準出現偏差?
他麻的同軸度達到1毫米去了!
這個車架的焊接質量項目已經進行了大半年,但效果遠遠沒有達到預期。”
項目經理李彬皺著眉頭,語氣中帶著一絲疲憊和無奈。
他一邊說著,一邊打開電腦上的excel工作表,將項目中的問題逐一羅列出來。
李彬是公司資深的焊接工程師,擁有多年的技術經驗。
為了解決車架焊接質量問題,特別是焊接變形這一難題,牽頭成立了專項項目組,目標就是攻克這一技術瓶頸。
項目組成員包括五位焊接工藝人員、一位組裝工藝員、一位質量工程師、一位結構設計師以及車間主管。
每個人都肩負著重要的職責,但此刻,他們的臉上都寫滿了焦慮和困惑。
在雅滴公司,解決重大技術問題的方式與其他公司有所不同。
有些企業仍然沿用傳統的“領導拍板、部門執行,再分派給具體負責人”的老辦法,而雅迪則借鑒了未來科技集團的項目管理模式。
在這個年代,搞科研采用項目管理可能只在大公司采用,甚至一些大公司還不會采用項目管理辦法。
在項目組中,項目經理是核心,擁有絕對的決策權,而各部門的領導則更多是提供資源和支持的角色。
每周,項目組都會召開一次例會,各工藝代表需要匯報工作進展,分析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
這種管理模式更加高效、針對性更強,能夠快速響應技術難題。
在項目初期,李工帶領團隊進行了詳細的需求分析,明確了項目的目標和難點。
隨后,他根據項目需求挑選了團隊成員,并制定了詳細的項目里程碑和任務分配表。
每個成員的時間都被安排得滿滿當當,任務節點也被嚴格控制。
比如質量工程師,負責編制pfmea,統計生產數據,撰寫8d報告;
焊接工藝人員則專注于優化焊接參數和工藝路線;
結構設計師則從設計角度提出改進建議,設計工裝夾具。
所有人的工作都圍繞著同一個目標:減少焊接變形,提升車架質量。
然而,盡管項目組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進展卻依然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