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來,李彬更不敢提議了,對他沒好處,他就是一個打工的。
一切的不確定因素,讓項目進展困難重重。
窗外,雪花依舊緩緩飄落。
會議室內,眾人還在繼續討論解決方案。
他們知道,只有齊心協力,才能突破眼前的困境。
解決了這個技術問題,大家才能拿到項目獎金。
接下來,質量工程師劉工則拿出了一份詳細的pfmea報告,指出了焊接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點:“從數據來看,焊接熱輸入以及工裝夾具的穩定性是影響變形的主要因素。
我們還需要進一步優化這些參數,特別是焊接工裝夾具。”
結構設計師老陳則抱著不一樣的想法,要是改工裝,那他的工作量就非常大了,弄不好又得重新設計工裝,這是他不愿意的。
而焊接車間主管,他不發表意見,只是配合試生產安排,這些研發問題,不用他愁,他反而愁車間的生產任務,他也有自己的工作。
但上面指定他配合這個項目,項目例會他也得參加。
一個項目團隊,各抱心思,有的人認真干活,有的人就敷衍。
但項目經理,肯定是想解決問題的。
李彬認真地記錄著每一位成員的發言,記錄會議紀要。
他知道,焊接變形問題的解決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任何一個環節的疏漏都可能導致前功盡棄。
會議的最后,他總結道:“接下來,我們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優化焊接參數,保護焊接強度和熔合后,繼續降低電流電壓,或提升焊接速度,降低熱輸入;
第二,改進工裝夾具的設計,提高其穩定性和精度;
第三,繼續優化下料折彎,保證零部件的一致性。”
會議結束后,團隊成員紛紛回到自己的崗位,開始新一輪的試驗和改進。
李彬還沒離開會議室,站在窗前,望著窗外飄落的雪花,心中默默祈禱:希望這一次,他們能夠找到突破口。
未來科技集團這座大山,他們越不過。
“他麻的,他們到底是怎么干得嘛,把我們折騰得日子不好過啊。”
李彬罵咧咧道。
未來科技集團看不上未來電動摩托車這塊蛋糕,但全國那么多家摩托車公司拼命搶。
也對,他們的汽車事業部,一年利潤數百近千億元,郝強哪里看得上那二三十億元啊。
他們的鋰電池事業部,年利潤也有幾百億元吧。
還有,未來科技集團的芯片,嘖嘖,未來潛力更加恐怖了。
哎,換作是他,電動摩托車產業一樣入不了他的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