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又聽誰說的什么?如果我們要是搬遷的話,今天我還會來找你要地嗎?”
卓青遠覺得,高書松的話問得有些詭異。他從來都沒在公司說過,屠宰廠要搬遷的事情。
高書松是在套他的話?
這個憂慮有可能來自高書松,也有可能來自上面。
可是現在,不管是養豬廠或是屠宰廠,都沒有搬遷的打算。即便有搬遷的意愿,也不可能一下子搬到省城去。
卓青遠沒跟高書正掰扯那么多,他回到廠里通知方平中,立即準備陵西養殖基地的事。
現在防控已經趨于穩定,屠宰廠的業務量倍增,養豬廠也要同步跟上。
“選址的第一原則是我們自己選,不能讓他們指定,隨便劃一塊,就把我們給安置了可不行。要有態度,不能被他們牽著鼻子走。”
“你不去嗎?”
“你先去考察,找到合適的地方,我再過去瞅瞅。先給養豬廠配兩輛車,耽誤那么久,后面的事情要加快進程。你抓緊時間把駕照考了,以后免不得兩地跑。”
“那我明天就過去一趟,跟那邊溝通一下。”
“選址后面就是征地,主體工程我會讓建筑公司提前做好準備。還有陸弘新那邊,建筑公司進場,他就要通知設備廠商備貨,爭取在一年內建完并投入使用。”
“時間會不會有點緊?”
“一年還緊?醒醒吧你。從九八年到現在,養豬廠馬上要六年了,六年的時間我們還在原地踏步,你還說時間緊。”
“我的意思是說,如果一批就建成,體量太大,一下子也投不了那么多豬進去,人員配置也跟不上。”
“不用一期建完,分兩期就夠了,但要有預備用地。”
“那第一期具體投多少錢?”
“五百萬!項目總投資一千萬。分兩期建,后續擴大投資,需等投入運營后,用自營資金進行擴充,你盡快把項目規劃書做出來交給我。”
方平中心里一驚,反問道“那么多錢,養豬廠什么時候才能掙出來?怎么投資?”
“錢的事情,不用你操心。”
關于錢的事,卓青遠現在一點都不愁。
先不說公司的盈利,養豬廠和屠宰廠都有企業流動性經營貸款,而且秦雪那邊又拿到兩家食品公司的供應合同。
如果再拿到陵西項目的批復,別說搞個五百萬貸款,直接貸一千萬也完全不在話下。
方平中不懂這里面的門道,但他很佩服卓青遠的魄力。
他們剛畢業就一頭扎到這里,大家幾乎都是同等起步的。這幾年,他們三個相比其他同學,已經算是進步飛速。可與卓青遠比起來,卻又是天壤之別。
私底下,方平中也總結過他們與卓青遠的區別和差距。
單是卓青遠的人脈資源,都是他們難以企及的。而這些人的背后能量,都為卓青遠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再加上卓青遠異于常人的勇氣,成功就成為一種必然。
方平中退去,卓青遠又分別找來陸弘新和張歷云談話。
他們是三股繩,要擰的話,必須一起擰。光擰一個,會脫節,沒有張力。
陸弘新的任務是準備新項目的設備研發,對目前的設備進行改進再升級。
同時也要提前跟卓云東打好招呼,只要陵西項目一有進展,需要讓卓莊村生產的配件,都要提前預定好。
張歷云的新任務是籌備飼料生產部門,為即將獨立的飼料生產公司做準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