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事都交給東寧他們去弄吧,我管不了。”
“你活到這把年紀,該享福就享福,不要再操那么多心。該你過問的事情,我們自然會去請教你,不需要你過問的事情,你就睜只眼閉只眼多好。”
卓青遠說的含蓄,如果換作別人,他該是直接提醒對方,早該讓位滾蛋了。
高書正只顧著悶頭抽著旱煙袋,一句話也不吭聲。
他也知道自己老了,思想跟不上年輕人的節奏,可是當家做主的習慣,一時半會改不掉。
家里但凡有事,他還總想插一句嘴。可是現在,他越來越感覺自己的話沒分量,這也正是他最不順氣的地方。
一袋煙抽完,高書正灰溜溜地走了。走的時候,招呼都沒走,卓青遠也只裝作沒看見。
洗漱完,卓青遠躺在床上給金玉梅打電話,把剛才的事情簡略地說了一下。
“我剛才把你外公給頂走了。”
“你跟一個老頭子較什么勁?”
“我沒跟他較勁,是他來找我的。”
“你要讓著點老人家。”
“放心吧,我還能跟一個老頭子過不去嘛!還有,你轉告夏志新,讓他盡快處理連鎖店的事,要加快點速度。”
“那你為什么不自己跟他說?”
“我要是直接跟他說,就不一樣了。你轉告他,則是提醒;我要直接跟他說,那是批評。”
卓青遠不想把夏志新盯得太緊,能物色一個合適的人選不容易。
他手下那么多的業務,在制度完善之前,每個業務點上都需要一個值得信賴的人。人才梯隊的培養,需要時間和流程。
“彭總這邊又在接觸一個新項目,那個女的又被彭總派出去活動了。
“誰?郝書莉是吧?”
“對,彭總這兩天讓辦公室的人準備材料,好像是什么汽車站的項目。”
“那公司招人的事,進展的怎么樣?”
“這段時間一直在招人,辦公室又增加十多個工位。要不你有時間過來看看吧,你要是再不來,大家都不知道誰是老板了。”
“呵呵,你要慢慢習慣,這才二十多人就慌什么?我還打算以后讓你管理幾百上千人呢。”
“那么多人,我怎么可能管理得起來?”
“以后人事部的事,都歸你管,你就負責管人。”
“啊?又換崗位嗎?”
“這是最后一次,以后不換了。”
金玉梅自從結識卓青遠之后,一直在學習,一直在進步。只是她的進步,與公司的成長速度相比,有些太相形見拙。
卓青遠為了能讓她與公司的成長匹配,不斷地嘗試讓她調整崗位。
不過金玉梅對此,毫無怨言,卓青遠如何指揮,她就如何做。
學歷不是障礙,認知才是。
第二天,卓青遠和劉銳一起去見老林。
在路上,卓青遠提醒著劉銳,讓他做好長期堅持的準備。少則十來天,多則一個月。
老林的合作社雖沒有那么大的量,但他的合作社有二十多家社員單位,每家養豬戶,都要從他手里出豬。
聚少成多,通過他的合作社,每天往趙濟申的屠宰廠輸送的生豬,起碼得有百十頭,是趙濟申最為穩定的生豬供應基地。
兩人先到縣城,他們先把運豬車停起來,另行打車前往老林的合作社。剛到養豬廠,他們就看到一個運豬車正在裝車。
“這是誰的車?老林人呢?”卓青遠拍著那輛運豬車叫著,正在裝載的工人停下手里的活,愣愣地看著卓青遠,不知所為何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