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青遠騎著摩托車在縣城開發區轉悠著,自從金玉梅車禍,他就再也沒有開過車。不是沒車開,即使有車他也不敢開,心里膈應著。
工業區已經入駐好幾家企業,除去飼料廠和糧食購銷公司,還有其它幾家企業。
卓青遠騎著車兜兜轉轉,他第一次來到飼料公司,剛到的廠區門口就被門衛給攔下。門衛不僅不認識卓青遠,更沒聽說過這一號人,死活就是不讓他進。
卓青遠不得已,只好給張歷云打電話。張歷云接到電話,帶著幾個管理層小領導一路小跑出來迎接。
一眾領導親自出來迎接,門衛嚇得直哆嗦,低著頭等待著卓青遠的批評。
卓青遠沒有責怪他,反而給其敬上一支香煙,還給他豎起一個大拇指,保安大哥有些受寵若驚。一眾人走后,保安自言自語地嘀咕著,果然大老板都喜歡玩微服私訪。
飼料廠的規模,遠沒有達到卓青遠的預期。
除去他們自己的養豬廠,屠宰廠還對接著周邊各市縣的養豬廠,這些都是可以利用的資源,飼料廠投產以后,都可以向這些養豬廠反向輸出。
飼料公司的籌建和搬遷,他都不在。看得出來,秦雪雖代理著一段時間,大家行事還是比較謹慎的。
參觀完廠區,卓青遠被引領到辦公室。以張歷云為首,林林總總十來個人擠到一個臨時會議室里面。
能擠到這間屋子的,多少算個管理層,大小也算個領導。即便如此,還是有幾個人,未曾見過卓青遠。只知其名,未見過其人。
“廠區小了,規模不夠。我看這個廠區的產能,能自給自足就不錯了。”
“在采購設備時,陸弘新那邊提供的統籌和預算,最后報到秦總那邊報批,所以……”張歷云說的含蓄,但也明確地暗示出問題的癥結。
“不能光盯著我們自己的養豬廠,飼料廠是獨立運營的,業務面要全面鋪開。畜牧飼料、家禽飼料、水產飼料都可以做,也都要做。未來還要跟著養殖產業基地,擴建分公司,分廠。”
卓青遠一開口,張歷云就猜到了他的野心,確切地說不是野心,而是發展目標。
他們幾個人,可以說是養豬廠的聯合創始人,見證著養豬廠的發展與壯大。向來只有卓青遠才有這樣的野心,而且每件事,他都說到做到。
“我姐走后,人事工作出現一段時間的斷層。后來一直是秦總兼顧處理這一塊,周縣長那邊催的比較緊,飼料廠有些趕鴨子上架,是被強推上去的。現在這情況,還是修整后的狀態,剛來的時候更不像樣。”
“以后要注意,任何時候都不要示弱,不用管他什么身份,你先松一口氣,對方就占了上風。這個事情你先準備著,按照我給你提的方向,重新擬定一個方案提上來。”
“現在才在試產階段,現在就要加碼升級?”張歷云試探性地問著。
“你先整理出方案,報到總部研討,資金問題我來解決。”
張歷云以為他掌管著飼料廠,從身份認同上,能與卓青遠更近些。
卓青遠三言兩語一席話,就讓張歷云領悟到自己與卓青遠之間的距離感。
非但未近,而且更遠了。
卓青遠回來,一直忙于視察各個項目和產業基地,所到之地,或褒獎,或贊同。唯獨在飼料廠,批評不足,揭其短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