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有道心受損的還會借這樣的機會沖破心障。
“佛門的僧人親自送過來一張請帖,除了要見一見你這個最近聲名鵲起的人之外,一定還有其他我們不知道的事情。”
李子冀皺眉道:“你是說,他來長安城,還有另外的目的。”
顧春秋冷笑一聲:“只怕不僅是在長安城,就連這場盛會,也未必這么單純。”
如果要說起最近圣朝最炙手可熱的人物,那么百姓們首當其沖想到的就是李子冀,若是李子冀參與了積沙寺論佛,那么這一次的關注度一定會大大提升。
佛門將李子冀當成了墊腳石,想要借著這次的機會大展拳腳。
至于背后更深層次的,單純靠猜測是沒辦法猜得出來的,只有到時候會知道。
“佛門號稱不爭,卻偏偏什么都想要,像苦渡大師這樣的人畢竟不多。”
任何一個勢力都會有兩種不同的行徑,佛門未必全部慈悲,就像圣朝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用統一的目光去看待不同的個體,是很武斷也很不負責任的行為。
李子冀將請帖拿在手里,翻看著上面的日期,六月十五。
今天是四月十四,也就是說還有兩個月的時間積沙寺論佛就會開始:“不如不去。”
既然明知道對方會有什么手段在,那干嘛還要去赴這臺鴻門宴?
不如不去,就算佛門的拳頭蓄了再多力氣,也只能打在空處。
顧春秋也是很贊同的點了點頭:“那我們干脆就不去,氣死那個大和尚,一點禮數也不懂,第一次上門,竟然連個像樣的禮物都不帶。”
一想到對方老神在在的等待著三千院的到來,結果發現三千院的弟子竟然沒有來,那場面和臉色,光是想一想就覺得非常有意思。
只是顧春秋在笑過之后又嘆了口氣。
李子冀也是明白:“不去是不可能的,三千院可以不給佛門的面子,但其他人是不能不給的,我們若是不去,積沙寺頂多少了些彩頭,這場論佛之后,只怕還會多上許多信徒,關鍵是我們要是不去,若是佛門真的有什么更深的打算,我們也是沒辦法及時阻止的。”
積沙寺在金陵城外一百三十里的彩云山上,這幾十年來弘揚佛法頗具成效,在金陵城四周收獲了許多的信徒,廟里每天都是香火不斷,甚至就連金陵的官員隔三差五都會去積沙寺坐一坐。
弘揚佛法這東西和殺人不一樣,殺人朝廷可以出面阻止,但弘揚佛法,朝廷是沒辦法阻止的,佛法趨人向善,怎么看都是一種好事。
多些信徒沒什么,圣朝也不禁止百姓子民去信奉這些東西,何況圣朝的百姓都很有分寸,他們心里的輕重拿捏得很好。
圣朝永遠都是第一位的,其他的,無論是神教的教義,還是佛門的佛法,都要往后排一排,就比如桃鐘祭前后那幾天,就算是金陵城四周信仰佛法的許多百姓,也都拋棄了佛像菩薩,轉而擺上了迷你小鐘,祈禱著新的一年風調雨順,萬事順遂。
顧春秋欣賞的看了他一眼,夸贊道:“看來這一個多月的書你果然沒有白看,已經能夠很準確的做出判斷了。”
能不能做出準確判斷,其實第一要素并不是自己是否足夠聰明,而是你接觸到的信息是不是足夠多,足夠正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