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歷內心深處雖然對如懿仍存有深厚的感情,但身為一國之君,他必須以江山社稷為重,權衡利弊、顧全大局。于是,他果斷地命令毓瑚停止對此事的進一步追查,并鄭重其事地囑咐毓瑚務必親自悉心照料嘉嬪,同時也要確保如懿的人身安全萬無一失。
就在此時,李玉奉命前來宣讀圣旨,如懿聞聽此訊后猶如遭受晴天霹靂,她竟被無情地廢黜為庶民,并被判處終身監禁于那陰森寒冷的冷宮之中。
然而,即便面臨如此絕境,惢心和三寶依舊堅定不移,表示愿追隨如懿一同踏入冷宮。如懿深知冷宮環境惡劣,前途未卜,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后,她決定只讓惢心陪伴左右,而將忠心耿耿的三寶托付給了心地善良的純嬪。
如懿心中尚存一絲希望,她懇請李玉能給自己創造一個再次面見圣上的機會。終于,在李玉的暗中安排下,如懿得以見到了心心念念的弘歷。只見她毫不猶豫地雙膝跪地,淚眼朦朧地直視著眼前這個熟悉而又陌生的男人,顫抖著聲音問道:“皇上,您可曾相信世間尚有公允之道?”
如懿泣不成聲,繼續說道:“臣妾如今已然無法看清眼前的您究竟還是不是當初那個與我海誓山盟之人……”
面對如懿的質問,弘歷不禁黯然神傷。他長嘆一聲,緩緩開口道:“朕近日偶然聽聞了一曲戲文——《墻頭馬上》,那可是當年你我之間的定情之作啊!”言語間流露出無盡的感慨與無奈。
此刻的弘歷,縱使心知肚明如懿乃是含冤受屈,卻迫于當前復雜險峻的局勢,不得不做出這般痛苦的抉擇。他只能眼睜睜地望著自己深愛的女子一步一步走向冷宮那扇緊閉的大門,心如刀絞。
如懿拖著沉重的步伐回到寢宮,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了先前弘歷贈予自己的那支精美簪子上。往昔兩人恩愛情深的畫面瞬間涌上心頭,那些美好的回憶如同潮水般一波波襲來,令她心痛欲絕。淚水模糊了雙眼,如懿輕輕地拿起簪子,仿佛又感受到了弘歷昔日的溫柔與深情。良久,她默默地換下華服,穿上一身素淡的衣裳,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冷宮生涯。傳說庶人的服飾,與純嬪依依惜別。
在前往皇宮的路上,李玉神色凝重地對如懿說道:“小主,今日可是個大日子啊,嘉嬪、玫嬪還有慎常在的冊封禮正在舉行呢。”他輕輕嘆了口氣,目光中流露出一絲惋惜之情。
冊封禮現場,嘉嬪、玫嬪以及慎常在身著華麗無比的服飾,那鮮艷的色彩與精致的刺繡交相輝映,顯得她們格外明艷動人。
三人緩緩走向端坐在高位之上的富察瑯嬛,恭敬地行下大禮,齊聲高呼道:“參見皇后娘娘!”富察瑯嬛微微點頭,臉上掛著雍容華貴的笑容,示意她們起身平身。
與此同時,在另一邊,如懿則被一群宮女太監簇擁著帶到了翠云館后面一處空置已久的院落。這里冷冷清清,四周彌漫著一股陳舊腐朽的氣息。據說,歷代那些因失寵或者犯下過錯的嬪妃們都會被發配至此,從此過上與世隔絕、孤獨凄涼的生活。而從今往后,如懿也將要被困在這座冷宮中,承受無盡的寂寞與痛苦。
如懿邁著沉重的腳步走進院子里,只覺得一陣寒意撲面而來。這里的房屋破敗不堪,窗戶上的紙早已泛黃破裂,風一吹便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響。院子中的雜草叢生,仿佛已經很久沒有人打理過了。
李玉站在門口,眼中滿是不舍與擔憂。他雙膝跪地,朝著如懿重重地叩了三個響頭,然后抬起頭來,聲音略微顫抖地叮囑道:“嫻主兒,此去冷宮,您一定要萬事小心啊!切不可意氣用事,保重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一旁的惢心看著眼前的情景,淚水忍不住奪眶而出。她默默地從頭上取下了一支李玉曾經送給她的絨花,遞到李玉面前,哽咽著說:“李公公,如今我家小主遭此劫難,蒙冤受屈,我實在是無顏再佩戴這支絨花了。還請您收回去吧……”
李玉接過絨花,心中也是感慨萬千,但他強忍著悲傷安慰道:“惢心姑娘莫要如此悲觀,相信總有一天,真相會大白于天下,小主定能重獲自由的。”說完,他深深地看了一眼如懿和惢心,轉身離去,留下了一道落寞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