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李林和徐氏要成親的時候,李平安的爺爺就想將房子買下來。
李家手里的錢不夠就和聾老太太商量。
聾老太太也爽快,答應李家先付一部分,剩下的在兩三年內慢慢償還。
徐氏嫁進李家之后帶來了豐厚的嫁妝。
聽說夫家還欠著人家房錢,徐氏二話不說就將自己的嫁妝都賣了,單單剩下一只金戒指。
金戒指賣不了多少錢,就當是留念。
李平靜出嫁時徐氏將金戒指給了她。
徐氏嫁進李家沒倆月李家就將欠聾老太太的債務都還了。
不過。
徐氏和李林一直記著這點兒恩情。
聾老太太有個小病小災的,藥費不多的話就不要了。
如果實在花費太大,李林就會讓聾老太太自己去醫院看病、抓藥,走正常程序。
平日里。
徐氏并不是不愿幫聾老太太的忙。
偶爾給她做一次飯還行。
要是讓她天天給聾老太太做飯,她可抽不出時間來。
“這。”李平安說道:“聾老太太還有個兒子?我怎么沒有聽說過呢?”
“我嫁進四合院兒以前就沒了,估計是早夭了,不過聽你爸說那時候她兒子都十六七歲了,也算不上早夭,當時你爸也就二十出頭而已,具體怎么回事兒他也不明白。,可能你爺爺會知道一點兒內情吧!”徐氏思索著說道。
李平安苦笑。
自己的爺爺早就去世了,到哪里問去?
<divclass="contentadv">“媽,我去醫院上班了!”李平安說道。
他也沒有閑情去詢問這些八卦。
騎自行車經過中院兒的時候一大媽已經跟著聾老太太往她家走了。
一大媽手里拿著熬中藥用的砂鍋。
藥鍋是李家的。
不過這玩意兒不能送回去。
約定俗成。
用完之后就放在自己家,誰家要用再過去拿。
之前一大媽一直吃中藥治療不孕不育,砂鍋一直在她們家。
一大媽陪著笑臉說道:“老太太,昨天我們家老易有些情緒,我就沒有去你家做飯,真是抱歉!”
“有情緒?”聾老太太問道:“他有什么情緒啊?”
“還能是什么情緒?”一大媽嘆息了一聲說道:“還不是沒孩子那點兒事兒嗎,昨天老易聽說李平安幫忙給一個不孕不育的患者治好了,人家還生了個兒子,回去就不對了,那表情就像要把我活吃了一般,我敢離開嗎?”
“他這是自欺欺人,死要面子活受罪,李家那小子不是說了嘛,讓他也看看自己的病,他怎么就不看呢?”聾老太太有些惱怒的說道。
一大媽臉色難看的嘆了口氣。
她們兩口子可真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了。
本來以為鄰居們不知道這件事情兒,沒有想道連聾老太太都聽說過李平安讓丈夫易中海看病的事情。
不過。
這也怪不得別人。
要怪只能怪自己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