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在做飯的時候。
秦淮茹說道:“平安,咱媽在外面做飯呢,要不咱們起來?”
“再等一會兒吧!”李平安說道:“飯快做好的時候咱們再起來吧!”
將小米粥熬好。
徐氏又炒了點兒青菜。
李平安和秦淮茹起床了。
飯菜做好的時候李林也過來了。
吃飯的時候徐氏說道:“平安,我剛剛到雜物房那邊看了,有大米、面粉還有好幾百斤雜糧呢,差不多夠咱們吃一陣子了!”
李平安點點頭說道:“就算是票證時代來了咱們也不怕,儲備的米面糧食就是個補充而已,單單是供應的米面糧食咱們也應該夠吃!”
吃過飯。
李平安和秦淮茹就去上班了。
他們距離上班的地方這么近,也用不著騎自行車。
徐氏和李林夫妻兩人一人可以騎一輛。
李林去上班了。
徐氏將餐具洗刷規整以后鎖了門又回四合院兒了。
剛到四合院兒就碰到了賈張氏。
賈張氏是來閻家串門的,她向徐氏打招呼道:“平安他媽,今天怎么沒見平安夫妻兩個來四合院兒,你一大早的出去做什么呢?”
“我,平安媳婦兒再有兩三個月不就要生了嗎,我怕她行動不方便,特意到醫院家屬院那邊做飯了!”徐氏微笑著說道:“往后我們家就在那邊吃飯了!”
“這樣啊?”賈張氏說道:“我也沒見你兒媳婦兒肚子有多大啊,怎么就行動不方便了,還讓你跑前跑后的!”
“平安將自行車留給我了!”徐氏說道:“就這點兒路程,幾分鐘就能走一個來回,耽誤不了多少事兒!”
說著。
徐氏去后院兒了。
賈張氏陰沉著臉去了閻家,和三大媽說了李家的事情。
三大媽說道:“平安媳婦兒快要生了?時間過的真快,一晃的功夫秦淮茹就嫁進四合院兒差不多一年了!”
“一個鄉下女人!”賈張氏開口說道:“對她那么好做什么?”
“看你說的!”三大媽開口說道:“說不定她肚子里就是徐氏的孫子,能不對她好嗎?”
<divclass="contentadv">賈張氏不說話了。
票證時代來臨了。
京城率先進入了票證時代。
成人每月供應面粉24斤,兒童18斤~20斤,初中以上學生32斤,工人32~38斤,食用油每人0.4斤。
就拿李家來說。
徐氏每月面粉24斤。
秦淮茹32斤。
李平安和李林都是35斤。
四個人每月限額1.6斤食用油。
李家每月可以供給126斤面粉,基本上是夠吃的。
每家一個面本、油本。
可以拿著面本去買面。
若是都買成面粉是一百二十六斤,若是還想買大米就按照相應的價格換算,要是想吃雜糧,那就能買的更多。
也可以將定額的面粉量買成糧票,可以拿著糧票到醫院食堂或者其他機關食堂吃飯。
四合院兒的工人供給量一般都是35斤。
不過。
劉海中是重體力勞動者,他是最高標準38斤,還有一些限額補貼每月48斤。
李家。
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