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等幾家的供應量都是夠用的。
劉海中家里孩子多,不過大兒子劉光齊的標準高,勉強是夠用的。
閻埠貴家里有些緊張。
只有他一個工人,三大媽、閻解成的標準也不高,供給還是有點兒緊張。
不過。
要是將就著吃一些雜糧,生活也不是問題。
實行票證沒多久。
李平安舅舅徐年達就過來了,趁著肉類還沒有限量供應,徐年達給妹妹帶過來不少肉。
徐氏說道:“我們家有三個工人,供給量可不少,你們呢,家里的情況怎樣?供給量夠吃嗎?”
“吃不完!”徐年達說道:“除了家里兩個小的全部是工人,食堂的飯菜還很便宜,肉食不少,還用不了多少飯票!”
“那就好,那就好!”徐氏說道。
害怕秦淮茹擔心。
李平安特意到惠仁堂那邊看了看。
秦淮江和妻子陳慧基本上沒有受什么影響。
他們的糧食供給量根本吃不完。
糧食需要票證。
要不了多久其他生活用品可能也會需要票證。
李平安又到百貨商店買了一塊兒進口手表,還買了一個蘇國生產的收音機,花了好幾百萬。
徐氏說道:“你買這些做什么,咱們用的著嗎?”
“用的著的!”李平安說道:“手表我帶著吧,要是到手術室做手術就將它放到口袋里,至于說收音機,你做飯的時候就能聽,過段時間淮茹放假后就要待在家里了,聽聽收音機也能解悶兒!”
這個時候的廣播電臺已經有不少了。
新華廣播電臺。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
京城人民廣播電臺。
還有一些其他地方的電臺。
其中就有不少娛樂節目。
雖然李平安對收音機里的廣播不大感興趣,但是讓秦淮茹和徐氏打發時間還是可以的。
兒子如此說。
徐氏也不再說什么了。
能看到未來發展趨勢的可不止李平安一個人。
閻埠貴這家伙也琢磨上了。
他想買收音機,還想買自行車。
不過。
兩種東西都買他是買不起的,最后一狠心只買了一輛自行車。
三大媽嘆息了一聲說道:“沒事兒你買這個做什么,一輛自行車要一百多萬呢,咱們家那點兒家底兒差不多都被掏空了!”
“只要自行車不壞能用十幾年呢!”閻埠貴說道:“現在能買就買吧,我怕以后就算是有錢都不一定買的著,你沒見李家都買了兩輛了嗎?眼見著什么東西都要實行票證了,我就不相信李家沒買什么東西,不信你問問徐氏,李家肯定也添置什么東西了!”
趁著徐氏從前院兒經過的功夫三大媽還真的詢問了。
徐氏也不隱瞞,說是兒子買了手表和收音機。
“收音機?”三大媽嘆息了一聲說道:“那可是個稀罕玩意兒!”
既然李家也買了不少東西。
三大媽就不再說什么了。
她相信丈夫的眼光,現在連李平安也做出了這樣的判斷,三大媽就更相信了。
京城實行票證以后需要用面粉的企業生存環境艱難了不少。
趙婉蓉告訴李平安,現在食品廠想要用面粉也比較難了,還要報告上級審批才行。
她又說道:“我爸說了,他起了公私合營的心思,打算申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