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蘇國人托里幫忙,他能晉升五級鉗工?
再說了。
自己是比他低一級,可是他兒子劉光齊每月還有九萬五千塊錢的補助呢,真要是算起來兩家人的收入也差不多。
他家人口多,平均收入確實少。
可是孩子多是好事兒。
易中海做夢都想有個兒子。
一大媽能給他生出來嗎?
下午回學校的時候二大媽給劉光齊煮了十幾個雞蛋,還有白面饅頭。
劉光齊大搖大擺的離開了。
心里想著自己可是讀書人,前途不是賈東旭,閻家那小子能比的!
婁振華將李平安的回復告訴別林斯基以后他很是失望,思來想去最后還是向國內打了報告,讓上級派遣過來幾個技術水平高超的醫生。
軋鋼廠醫務室幾個醫生的手術水平都不行。
李林、姜山這些中醫就不說了。
就是劉啟這種從蘇國留學回來的醫生都不行。
軋鋼廠工人特別是蘇國專家要是有個急癥難道還要跑到六院甚至是更遠的醫院才行嗎?
那也太耽誤事兒了。
說不定就在往其他醫院趕的時候人就沒了。
這件事情可馬虎不得,必須盡快解決!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墻。
劉啟等人終于知道別林斯基打報告要從蘇國調手術醫生的事情。
他們臉上都是火辣辣的。
別林斯基這個行為幾乎就是在打他們的臉!
李平安不來軋鋼廠醫務室就從蘇國調醫生?
他們算什么?
都是庸醫,不足以信賴嗎?
這件事情對李林、姜山兩個西醫以及蘇瑾這個婦產科醫生的影響還小一些。
但是對劉啟、周玲夫妻兩個的打擊實在是太大。
周末回家的時候劉啟和父母說了這件事情,他有些心灰意冷。
從開始的時候到六院圖謀六院實驗室再到想要成為六院高層,現在又盯著軋鋼廠廠醫院院長的位置,哪一次成功過?
劉啟說要是蘇國醫生過來了還有自己什么事兒?
干脆調回醫大醫院這邊工作算了。
背靠大樹好乘涼。
有父母罩著升遷還不快?
要是能加入父母的實驗小組到實驗室工作,他也能發揮自己的長處。
周玲也有些意動。
要是能來醫大醫院這邊工作,總比待在那個小小的醫務室強一些吧?
只是。
劉啟父母很快就拒絕了,還勸說兒子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恒心。
他們的試驗小組在實驗室里研究李平安提供的那個殘方,已經有些眉目了。
還說他們打聽到藥物研究所的人也在對這個方子進行研究,可見是大有可為。
做事情哪有一蹴而就的?
有磨難是正常的。
當初他們不是也對李平安提供的方子有過懷疑,認為不可能研制出來嗎?
劉啟大喜,急忙問道:“你們研究到什么程度了?”
“已經有一點兒效果了!”劉啟母親說道:“只要我們繼續鉆研下去,總有一天能取得成功的,要是能在藥物研究所之前取得成功,我們,我們肯定能名揚天下的!”
被母親鼓勵之后劉啟一身的干勁兒,說道:“我明白了,蘇國醫生要來怎么了,我也在蘇國的醫科大學學習過,不會比他們差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