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江造船廠的研究區有很多實驗室,他來的這邊就是主攻螺旋槳的。
負責人是譚國華的以前帶出來的學生,姓曾,當然,現在人家也是教授級別人物。
“小楊,曾教授忙著呢?”
張富強先找的是曾教授團隊的一個助理,他是怕自己技術不行,所以想問問專業人士。
助理就夠了,這點小事,他也不敢麻煩曾教授。
在這實驗室這一塊,他這個經理可不敢擺譜。
小楊也在電腦前計算數據,聞言抬頭推了推眼鏡這才看清是誰。
他起身打招呼道:“啊,張總!”
“坐坐!”
張富強笑呵呵道,“我就隨便轉轉,呵呵。曾教授忙著呢?”
小楊點頭:“嗯,我去幫您通知一聲?”
這就是真正專家的牌面,哪怕是廠里名義上的第一負責人來了,也不能說進實驗室就進。
小楊他們這還屬于辦公區,不屬于真正的實驗室。
“不用,不用。”
張富強連連擺手,“我是有個小問題請教一下,你有時間嗎?”
小楊低頭看了一眼電腦,又扶了扶眼鏡伸頭湊近確認了一下,這才抬頭道:“大概有20分鐘,這個數據驗算出來我要馬上匯報。”
張富強點頭道:“好好,謝謝!我請教一下啊。”
“hsla-65這種鋼咱們國內有了嗎?”
“還有啊,那個什么碳纖維復合材料螺旋槳你有沒有了解?”
小楊臉上有些茫然。
“您說的是新型的特種鋼嗎?這個代號系列的我第一次聽說,可能是叫法不一樣,有具體參數嗎?”
“碳纖維螺旋槳,這個國際上有研究,但是公開的信息比較少。”
“碳纖維復合材料應用廣泛,國內起步較晚,還在探索階段。”
“廠里準備研究這個領域嗎?”
張富強:要不然我還是直接搞個鋁合金的給老李?
怎么感覺后面兩個方案,都是李愛民故意拿來打擊自己的?
張富強有些悻悻然。
他拿出u盤,遞給了小楊道:“這里有三種小型螺旋槳的方案,小楊你有空了幫我看看,不要耽誤你的正事啊。”
小楊:“好的張總。”
張富強等他把文件拷貝了,簡單聊了兩句就拿著u盤撤了。
他準備去生產車間那邊,讓人把鋁合金的螺旋槳搞出來交給李愛民。
小楊這邊,一邊等著驗算數據,一邊查看起這三份圖紙。
半個小時后。
曾教授路過。
“小楊,數據出來了嗎,發給我。”
小楊:“啊,教授!我看一下,已經出結果了!”
曾教授隨后問了一句:“在看什么呢?”
小楊撓頭問道:“hsla-65特種鋼,教授,這個是哪國新出的系列代號?張總剛剛給了我一份螺旋槳圖紙,其中提到一種鋼,數據不詳,但能估算出來強度好高!”
“hsla-65?”
曾教授重復了一句,一拍腦袋,“看我這記性!”
“就是咱們造船廠的系列代號,對應的是國內的l9鋼,還有阿美瑞克hy系列。之前開會的時候譚總工提過,咱們的船和潛艇圖紙上也有這種材料。”
“目前還在研發,難度很大。”
“當然,也不是沒有替代,像是l9系列,很大程度上可以取代。”
一艘船的各部件分工不同,不是隨便一個部門都有完整圖紙的。
像小楊這種助理,即便是他所在的部門就是研究螺旋槳的,很多核心數據他也接觸不到。
小楊道:“獨立研發嗎?前段時間我看到國內的一家鋼鐵公司——江城鋼鐵公告,他們掌握了不少特種鋼的煉制。”
近乎封閉式的研發有好處,比如保密性更好。
同時也有壞處,對外界的信息沒那么敏感。
像小楊這種非核心成員,則可以經常離島,他對外界的相關信息倒是沒有忽略。
小楊也就是順嘴一提。
他當然不會認為江城鋼鐵能提供現成的材料,只是想提醒大佬們,或許可以挖一些專家過來共同研究。
這也是因為他是曾教授學生的原因,如果是外招的隨便一個助理,肯定不會這么隨意。
曾教授:“好,我知道了。”
“把驗算數據給我我。”
走了幾步,曾教授又回頭道:“張總的那個螺旋槳圖紙也發給我看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