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虛構敘事學
“屬于。”
“不屬于。”
仁理和林雪清幾乎是異口同聲地回答了兩種不同的答案。
“耶!我就知道。”小小天神說著開心的伸手比了個‘yes’。好像祂早就猜到兩人會持相反觀點似的:“要不你倆分別說說。”
小小天神隱隱透露出了讓兩名主角展開辯論的意思。
而林雪清也是順應著點點頭,隨后率先開口闡述起了觀點:“恩,你看…宇宙中的物質總量是保持不變的。能量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只會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
“能量守恒定律,初一物理課上學的。”林雪清回憶著課上的知識點:“所以…如果虛構作品屬于物質的一部分。那么是哪種能量轉化成了虛構?”
林雪清說著頓了頓:“退一步說。如果虛構屬于物質的話,這種名為‘虛構’的物質又該歸類到物理學中的哪種物質形態?是氣態、液態,還是等離子態?”
“所以我認為虛構不屬于物質的一部分。”林雪清開始了總結:“如果人類憑空想象出來的虛構作品,屬于物質的一部分。那么網絡上每天都有如此多的虛構小說發布,豈不是意味著宇宙的物質總量是可以無限增加的了……”
“今天經歷的種種…”仁理回憶著從觸碰電弧進入灰白質海洋,再到此刻身處造物層的各種奇幻經歷:“雖然很不想承認。但我正漸漸相信自己生活在一個虛構的世界里。”
“但我的經歷告訴我,虛構來源于現實。”
“如此反推…”仁理指著鏡子中正在碼字的苦練上勾拳。他回憶著從幻聽出現的第一天開始,經歷的各種不可思議事件:“虛構世界起初只是敘事者腦中對應電信號的運動形式,隨后轉化為經互聯網傳播的數據,接著通過手機屏幕呈現為能夠被其他敘事者觀測到的文字。”
“說的不錯。”小小天神看著林雪清給予了贊許,隨后祂看向了仁理:“仁理,你呢?”
仁理的靈感來源于曾在子敘事層看到的那些,自屏幕中噴涌而出的血肉觸腕文字。
仁理回憶著觸碰電弧后,不斷上升進入的灰白質海洋。和其中難以計數的神經元。
“如果我真的是一個虛構造物。”說出這句話時,仁理狠狠咬著牙:“那么我剛才所經歷的過程。就是從虛構作品中,化為電信號進入了敘事者的腦子里。”
“我不知道。”仁理回答的倒是很干脆:“以前從未有人問過我這種問題。”
仁理回憶起【人生】權能的描述中就曾提到過的「虛構」與「現實」。
“虛構因此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然后通過語言、文字、圖像等各種媒介。從一個敘事者的腦海傳播到另一個敘事者的腦海中。”
仁理對此很不甘心。但無論是天路,還是權能。又或是正在經歷的造物層之旅,都不符合他曾堅信的唯物主義,或者現代科學所揭示的公理。
此刻的仁理還不知道,自己描述的這種概念在敘事層被稱為“模因”。
“至于你剛才的那個問題,是哪種能量形式轉化成了虛構。”仁理說著看向了林雪清:“或許是食物中的化學能,先在敘事者體內轉化成了機體能量。接著這些機體能量與神經細胞相互作用,轉化成了各種各樣的生物電與熱能…”
小小天神聞言點頭:“所以賺不到錢的敘事者,也被人們親切的稱作‘為愛發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