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詞很簡單,就三句話,也不長,很容易記。
面前懟著一個鏡頭,陳一鳴又遲遲不說話,馬云騰開始不自在起來,雙條手臂一會兒放在身前一會兒背在身后,尷尬得無處安置。
<divclass="contentadv">“大壯你倒是說話啊,不是試鏡嗎?要我演什么?”
“你站站好,立正,放松,雙腿站直嘍,手別擺來擺去的。
好,現在這樣就行,小美記好我是怎么問的。
第一個問題,你現在腦子里,正在,想什么?”
大壯你別傻站著,說話啊,我在問你呢。”
騰少爺已經徹底進入懵逼狀態,呆愣愣地開口,“沒想什么啊,我應該想什么嗎?臺詞里沒這句啊,不是試鏡演戲嗎?”
陳一鳴不理他,只是吩咐小美,“第一個問題問完之后推鏡,讓整張臉充滿畫框。”
“大壯眼睛別瞎轉,保持直視鏡頭,聽好。
第二個問題,聽明白了沒,都記住了嗎?”
這句問話臺詞里有,大壯眼睛一亮,脫口而出。
“都記下了!”
“大壯我更中意你木呆呆的樣子,恢復一下。
第三個問題,我們白天出發!”
大壯微愣一下很快反應過來,這次眼睛保持住了,始終直視著前方。
“白天?白天就白天!”
“大壯你頭不要動,再說一次。”
“白天?白天就白天!”
“ok,第四個問題,現在了解這里了嗎?”
“比上次多一點,我想再多了解一點。”
“試鏡結束,大壯你可以去干飯了。
小美,記得實際試鏡時最后再問演員一個問題。
愿不愿意去最貧窮的農村體驗生活,這一個月會十分艱苦。
實拍的兩個月也非常辛苦,可能每天都要走上幾萬步。
一定要問清楚,吃不了苦的我們決不強求。”
小美一邊在筆記本上飛快地記錄,一邊頭也不抬地提問,“陳導,第一個問題有標準答案嗎?”
陳一鳴輕描淡寫地回答,“隨便演員怎么答,就是暖暖場子,回答什么不重要,我只看錄像。”
事實當然不是陳一鳴解釋的那么簡單,其實這是一個設計得比較雞賊的問題。
一方面是做一個試探,看看來試鏡的演員是不是一個有心人。
第一主角的人設是一個木訥的農家少年,但角色木訥不等于演員木訥,演員內心反而需要十分細膩,這樣才能把角色成長的層次感展現出來,進而準確傳遞給觀眾。
與《魔都假日》里的公主不同,這不是一個依靠本色演出就可以拿捏的角色。
演員參加試鏡之前,打聽了解劇組的大致情況,這屬于職業演員的入門功課。
對于三大的在校生來說更加簡單,直接就可以找老師問。
問都懶得問的,說明不太喜歡琢磨事,大概率是演不好這個角色的。
另一方面,則是使用預設情境的方式,考察演員是否具有陳一鳴中意的特質。
當初接受程昱采訪時,陳一鳴說《魔都假日》是先有演員后有故事,其實這并不是完全的忽悠人。
如果不是剛好認識外形氣質酷似赫本與派克這一對神仙的莉莉和老古,他是不會想到拍《魔都假日》的。
應付差事只要求搞一部都市風光片,他腦子里有大把其他案例可以參考,并不是非《魔都假日》不可。
同樣的,《1951》的主角雖然需要最大限度地貼合真實戰史,但在他腦海里同樣有著來自前世的參照人物,整個故事都是從那個人物的特質出發,并不是憑空想象。
那人的名字比較冷門,至少作為演員比較冷門,他就是羅伯特-雷德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