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class="contentadv">這場戰役規模更大,華國這邊是東北野戰軍第1軍和第12軍,聯合軍那邊是堅果陸軍第2師、第24師、棒國首都師團、不列顛第27旅。
戰場范圍大、交戰時間長、牽涉單位多,戰史描述又多有沖突,陳一鳴只能把它作為最后的備選。
第四個是10月22至11月4日的霞川戰役。
這是半島戰爭中最為經典的一場阻擊戰,華國守軍是華東野戰軍第一王牌第1軍第1師,聯合軍人多勢眾,包括堅果陸軍第7師、第24師2個團、棒國2、4師團。
為期兩周的阻擊作戰,1師構筑4層防線節節抵抗,聯合軍每天進展不超過300米。
至與友軍換防撤出戰斗時,1師傷亡3600余人,斃傷俘敵軍7400余人,打出了令人驚艷的交換比。
這場戰役屬于彈性防御戰,抱定山頭死守的情況并不多,敵我戰線變動頻繁,其實不是很符合《1951》原版的設定,真拍這個的話,原劇情必須經過大修才行。
考慮到時間很緊,陳一鳴還是傾向于選擇天馬山戰役作為電影原型。
他根據戰役資料列出了一連串需求發給二大爺,想看內部資料,想訪問幸存老兵,必須得求助孫副主任。
此外他還進一步擴大了訪談老兵的范圍,人字山、北漢江、霞川戰役的親歷者,他也希望可以拜訪一二。
畢竟都是同一時期的防御作戰,作戰環境、裝備、戰術都是相通的,多問出一些細節,也便于相互印證。
列到后面他干脆放飛自我,當總政是哆啦a夢,只要是跟拍電影有關系的,不管三七二十一都往上面寫。
比如軍方掌握著華國最詳細的地質資料,外景地堪景不能伸把手嗎?
又比如軍方那么多演習場,各種地形地貌一應俱全,能不能暫借一下拍電影呢?
電影涉及到大量軍事裝備的鏡頭,如果可以的話最好有實彈射擊,不放到演習場孫主任你能放心?
那么多戰壕、工事、掩體、坑道,搞這個哪家的施工隊都比不上工兵連,一邊拉練一邊賺外快,豈不美哉?
工兵兄弟挖完坑,還可以出鏡玩票兒當個群演,多掙一份錢,反正來都來了不是嗎?
……
2009年的倒數第二周,鉑爵三人組都忙得人仰馬翻。
周一,大壯將老爸老媽的關系用到淋漓盡致,總算在出國之前幫小美鋪好了道。
小美順利與三大影視學院建立了聯系,魔影廠的牌子還是夠用的。
周二,大壯和小美同奔機場,只不過一個飛國外一個飛帝都。
陳一鳴沒白沒黑地看片刷劇,首先確定了團長和通信參謀的第一人選。
周三,小美在帝都兩個影視學院翻檔案,先把長得太高、太壯、太著急的篩掉。
孫叔那邊有了回音,諸項需求原則上可行,具體等他周末來魔都詳談。
周四,大壯發回消息,跟阿萊的接觸成果喜人,攝影機分體改造問題不大,而且阿萊方面對陳一鳴的一鏡到底構想很感興趣。
對方表示,不僅可以派出工程師跟組,而且愿意免費租借最新發布的f35攝影機,只要求一個贊助的名義。
這種好事,陳一鳴沒理由不答應。
小美的選角組結束了帝都兩所學院的試鏡,當天晚上乘飛機返回。
周五,申芃菲甩開忙不過來的大壯直接給陳一鳴發來郵件,羅列了華納兄弟推薦的3位斯坦尼康攝影師的資料與報價。
陳一鳴逐個看過,發現都是參與過多部好萊塢大片的業內大牛,身背奧斯卡最佳攝影提名,他也不知道該選哪個。
他索性給申姐回郵件,讓她安排3位攝影師下周飛一趟魔都,差旅費和補貼鉑爵出,跟人家的出場費一比,都是小錢。
陳一鳴把主要角色的演員人選發給了二大爺,由魔影廠這邊出面邀請,下周趕在元旦之前統一在鉑爵試鏡。
周六,陳一鳴與剛回國的小馬董匯合大馬董,前往暮藹茶室與孫副主任見面。
今天涉及到項目公司的股份事宜,鉑爵老大當然得出席。
一旦出資協議達成,也就意味著《1951》正式立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