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渡河飛機
羅寶河確認可以制作沒有毒副作用的發煙裝置,傳令兵的行軍路線得以最終確定。
沙盤上插滿了各色小旗,清晰地標注出電影場景的大致面貌。
板房所在的山坳插著一面方型紅旗,表明這里是我軍指揮所,也是傳令兵領受任務的地方。
從指揮所出發北上,先走山腰再上山脊,再沿著山脊線一路朝東北方向行進,直到589高地的山腰處。
工兵用測距儀測出兩地直線距離為1.8公里,具體的行進距離和工事長度,則需要等待進一步的實地測繪。
589高地上插著一面三角紅旗,表明這里是我軍陣地,也是傳令兵滲透行動的起點。
越過589高地,下到山谷內涉水過河,繼續朝東北方向沿著470高地的邊緣行進,一直繞到470高地的北坡。
470高地上插著一面三角藍旗,表明這里是敵軍陣地。而在高地北坡的延伸處,則插著一面方型藍旗,意思是這里有敵人營地。
至此就是滲透行動的第一階段,涉渡距離40米,直線距離1.9公里。
由于有敵軍營地卡在470高地和天馬山之間的必經之路上,傳令兵不得不繞行,以方型藍旗為起點繼續往東北走,把距離拉遠之后從營地外圍逆時針繞一個大圈。
繞到正北方向時,剛好可以俯瞰到1公里外的105榴彈炮陣地,范團長把另一面三角藍旗插在沙盤上。
接下來掉頭向南,隔著敵軍營地一個矮山包,沿著一條稍淺的山谷走到盡頭,逐漸接近天馬山東側的山脊線。
從這里翻過山脊,順著天馬山反斜面直插向西,就可以到達最終的目的地,天馬山主陣地的坑道入口。
探討結束之后,眾人圍著沙盤看著一連串的小旗子勾勒出來的傳令兵行進路線。
陳一鳴拿著教鞭,對照著行進路線簡要介紹對應的劇情和場景。
“各位請看,白色小旗是傳令兵在我方二線陣地通過的路線。
劇情方面,這一段行程主要是傳令小組兩個人之間的對話,側面交待故事背景、人物性格、戰場形勢等等。
抵達589高地之后,兩人會與陣地指揮官進行一番交流,讓觀眾對接下來的行進有一個大致的認知。
場景方面,這一段將動用大量的工兵連戰士作為群演,體現我軍戰士的戰地日常。
二線陣地沿白水河南岸的山脊線構筑,按照劇情設定,在故事開始時工事已經基本完工,因此這一段也是接下來搭景的重點。”
接著陳一鳴手中的教鞭指向那一串綠色小旗。
“從589高地出發,首先要涉渡白水河。
我們試驗過,如果攝影師在水中行進跟拍,只靠斯坦尼康穩定性不夠,所以需要架設兩道跨河鉤索,攝影師懸吊在鉤索上跟隨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