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class="contentadv">看到幾個人都點頭認可,陳一鳴繼續往下,教鞭指向炮陣地南側那條蜿蜒的谷地。
“范團,這個位置是谷地最寬的部分,需要你平掉樹木開出一塊空地,然后構筑幾個迫擊炮陣地。
劇情上傳令組會在這里遭遇一場小規模戰斗,我軍偵查組對陣騎1師游騎兵。
簡單講就是以梅花狀的廢棄迫擊炮陣地為掩體,雙方精銳尖兵展開的一場狙擊戰。”
陳一鳴看向林蕭,“林哥,這里會有鏡頭轉換,具體的鏡頭設計我們回頭實地試驗,但不出意外的話,需要在迫擊炮陣地外圍構筑平整的硬地道路,好安排攝影車入場。
特別是最后主角組亡命狂奔的片段,斯坦尼康不行,只能上攝影車。”
林蕭一邊對著本子做記錄,一邊點頭示意明白。
陳一鳴指著天馬山右側的山脊說道,“各位,接下來是就是重頭戲了。
我不知道被重炮和航彈反復蹂躪的土地應該是什么樣子,但我們必須讓觀眾相信,我們的電影鏡頭所呈現的,就是當年半島戰場上我軍戰士苦苦堅持忍耐的地方。
范叔,這方面我絕對相信你的專業性,不管是炸藥炸,還是挖機挖,甚至直接上真炮真彈轟一遍,都可以,我只看最終的效果。
保羅,這一段除了出發前的隱蔽蹲坑鏡頭,其余全程斯坦尼康,看你的了。”
大塊頭繼續回以一根大拇指。
陳一鳴的教鞭終于指向插著紅色小方旗的天馬山。
“范叔,戰役親歷者李玉成的錄音想必你都聽過,戰史中的天馬山戰役,我軍之所以能堅持7天7夜,就在于這個山頭獨特的地理條件。
主陣地的構筑,存在很多執行上的難點。
首先,山頂的大石頭該如何還原。
我們不可能搞來一塊真石頭搬到山頭兒上去,只能是通過道具制作一塊假石頭。
而且這塊石頭還不能是個紙糊的樣子貨,要體現出重量感,道具子彈打在上面要有彈飛的痕跡和撞擊感。”
陳一鳴看向由魔影廠和八一廠精英組成的道具組,兩個頭頭兒今天都到了,分別是魔影廠的資深道具師路平,以及八一廠的道具組長楊曉光。
兩人對視一眼,路平開口回答,“陳導放心,我們會盡快拿出一個方案。”
陳一鳴點了點頭,繼續說道,“接下來,是主陣地的坑道該如何構筑。
范叔,我知道工兵鉆山打洞都是行家里手,不過這次不太一樣,因為咱們電影是一鏡到底式的拍攝,山洞里必須預留攝影機運動的空間。
同時我們不能讓觀眾看出來山洞其實很大,在他們的視角里,坑道很黑、很暗、很狹窄,這樣才有代入感。
另外別忘了,在主角帶領觀眾體驗坑道的過程中,外面的轟炸還在一刻不停地進行,所以頭頂要有落土,腳下要有震感。”
今天一直胸有成竹的范團長,聽了陳一鳴的需求之后第一次懵逼了。
這怎么弄?
看上去很小,其實很大。
先把洞拓寬挖大,然后再做一層貼地天花?
這好像不是做工事,是在搞裝修吧。
而且洞挖得太大,掉土和震感不是更難實現?
怎么掉土?人蹲在天花上往下撒嗎?
至于震感如何實現,范團長更是完全沒有頭緒。
房間里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
攝影組在思考,在逼仄的坑洞里該如何運動鏡頭,要如何轉換視角。
道具組琢磨的內容跟范團長差不多,重炮炮彈引發的震感要如何通過置景來實現。
陳一鳴對于眾人的沉默并不意外,要不是他本人在前世看過很多電影花絮,一時半刻他也想不出解決辦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