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光興奮地接口,“沒錯,甚至主陣地都不需要修在山脊上面,挪到平地修也沒問題,還可以省去車輛和設備如何上山的麻煩。”
范團長一聽也挺高興,同樣是挖地球,那肯定是在平地上挖更省時省力不是么?
陳一鳴趕緊叫停楊曉光的“延伸思維”,“別別別,主陣地還是要在554高地修,各個場景的相對關系絕對不能亂。
不過我贊成桑平老師的意見,坑道不是一定要往下挖,完全可以往上蓋。”
他走向房間角落的辦公桌上,拿過紙筆就開始畫簡圖。
稍后他把圖放在沙盤上,對著聚攏過來的眾人講解起來。
“范叔,主陣地的的搭景,咱們分三步走。
第一步,在坡度比較平緩的南坡,距離山脊線10米的位置,截高墊低開出一塊平地。
第二步,搭板房或是干脆把集裝箱摞起來,搭一個12米高的下寬上窄的建筑,內部分為兩層,下層寬的部分5-6米高,上層窄的部分6-7米高,一定要足夠穩固。
第三步,路老師和楊老師開始進場做細景,首先是挖通出入口的地道連接山體,然后把集裝箱外部修飾成與山一體,最后把集裝箱頂部裝飾成大石頭。
這樣,我們就有了一個足夠大的拍攝空間,出入口完全自然光,而內部則和真山洞一樣完全沒有光。”
今天劇組過來堪景的都是各自領域的行家,陳一鳴講解到這個程度,眾人自然知道實拍時如何處理。
唯一聽不明白的只有范團長,不過他不需要操心場景內外部的構造,只要把建筑修得夠結實就行。
他拿起陳一鳴畫的簡圖看了一會兒,思索片刻之后點點頭表示問題不大,“三五天就得。”
<divclass="contentadv">主坑道的問題解決,山脊線上的主陣地、反斜面陣地對于范團長就是小case,無需陳一鳴過問太多。
至此幾個主要場景的要求都已經得到明確,工兵參謀據此計算工時排算工期,大部隊下周就可以動起來了。
……
第二天開始,這片只有每年銷毀過期手榴彈的時候才會有些動靜的靜謐山區,在隆冬時節進入了喧鬧的暑期。
連成串的各種工程車輛陸續進場,首先把雙向兩車道的進出道路鋪出來。
而陳一鳴則帶領劇組主要成員連日進山,每天都要把劉東君和段一寧在劇中的行進路線反復走上好幾遍。
他白天進山徒步測量地球,晚上就待在臨時駐地的板房里畫分鏡稿。
連續畫了一周,《1951》的基本輪廓被他固定在畫紙上,與眾人反復商討修改幾輪過后,拍攝方案終于確定下來。
接下來陳一鳴就不需要繼續在山溝里泡著了,他與小美兩人飛返魔都,與暌違已久的大壯開了個碰頭會。
陳一鳴在劇組忙碌的時候,馬云騰也沒閑著,他坐鎮鉑爵統領爵跡項目組全體成員,籌備著《1951》的商務事項。
半個月的時間里,大壯打著魔影集團的旗號(偽太子生平頭一次披上真太子的虎皮),居然給一部建國初的戰爭電影拉來一坨商業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