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大主持一下子又給整不會了。
啥玩意兒,主旋律電影,找個在校生演主角?
孫旺泉都不敢這么干吶,這比古越河跟莉莉那對更離譜好不好?
陳一鳴注意到了于藍的驚愕,于是也不等捧哏,自顧自地往下說。
“我小時候特別喜歡看打仗的電影,因為男孩子嘛,舞槍弄炮是本能,所以一提到主旋律,第一反應就是拍戰爭戲。
但是大場面我擺弄不來,歷史上我黨我軍的偉人們,也不是我能塑造得好的,所以最初的想法,就是拍一場班排級別的小規模戰斗,刻畫我軍的普通戰士。
一般電影建組都是先定好劇本、主角,然后再拆分鏡、找配角,結果我這里正好反過來,分鏡畫了配角定了,主角在哪完全沒著落,劇本臺詞更是一句也沒有。
遲遲找不到靈感,無奈之下我就只好撒開來選,三大表演學院全都面了一遍,最后挑出6個我覺得氣質上比較貼近那個年代普通戰士的學生。”
陳一鳴說到這里,于藍才算是跟上了他的思路,笑著搭話道,“想必陳導的繆斯就在他們6個當中了,真是幸運啊,能有這樣一個遠超同齡人的起點。”
陳一鳴不好意思地笑笑,“主角并不是在他們當中,是一個跟著表哥過來看試鏡的高二學生,名字叫劉東君。”
于大主持一聽,第三次懵在當場。
此時此刻,她不想開口采下去,只想一腳踩下去。
這姓陳的怎么這么討厭,拿她當捧哏說相聲呢?包袱抖得一個接一個的。
她咧嘴拼湊出一個頗為勉強的笑容,維持住主持人的風度,繼續問道。
“陳導能介紹一下這位叫劉東君的幸運兒嗎,能被你慧眼識珠,他的個人氣質一定非常突出。”
陳一鳴繼續著討人厭的人設,“能找到他應該是我的幸運才對,他本人嘛,就一個平平無奇的大男孩兒,氣質的話,有些呆呆的不知道算不算?”
這話堵得于藍不知道該怎么接,她索性反問回去,“所以陳導在劉東君身上,獲得了怎樣的啟發呢?”
陳一鳴對這個問題早有準備,章口就來。
<divclass="contentadv">“在我眼中,劉東君是那個轟轟烈烈的紅色年代中,無數被改變了命運的華國年輕人的縮影。
他們不是真的呆滯麻木不求進取,而是被地域限制了眼界,被傳統禁錮了思想,當他們或主動或被動地投身于整個大時代時,同樣會綻放出屬于自己的光芒。
人民軍隊是一個大熔爐,把渣滓化去,脆鐵煉就精鋼。
想要反應那個時代普通華國人的蛻變,沒有哪個環境比軍隊更合適。
所以從看到劉東君的那一刻起,這部電影的存在價值就發生了轉變。
不是我這個當導演的為了一逞兒時夙愿,拍一部戰爭片出來,既交了作文又過了癮。
而是想要體現劉東君的成長,需要借助軍隊、戰場這個相對極端的背景,戰爭題材是一種更加貼合主題的載體,僅此而已。”
于藍聽得似懂非懂,好像明白了又沒完全明白,內心有些熱血沸騰又有些莫名所以,她來不及細想,出于記者的本能繼續追問。
“過去幾十年的主旋律電影,并不缺少反應普通戰士的題材吧?雖然拍得都是英雄人物,但職級不高的也很多啊。而且陳導還是沒有解釋,為什么一定要是半島戰爭呢?”
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