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克森的《三國下-赤壁》5月份剛剛殺青,《官渡》的成功讓他信心爆棚,果斷踹掉國內編劇魯一圍選擇自己來,結果么就是輿論普遍看衰,同時大幅調低了票房預期。
武連靖寶刀不老,繼續以一年一部的速度發片,這次不當家具城戰神改玩兒古裝戰爭了,還拉上棒國、小日子的影星打造“亞洲史詩巨制”,一部《傳奇》票房將將爬到1.5億。
5月底《傳奇》一下映,院線經理群簡直要暴動。
整個上半年,只有兩部國產電影票房過億,加上進口電影也才五部,下半年的好萊塢大片又被無限期延檔,這樣下去大家都得餓死了。
六月份上映的國產電影全都不溫不火,首周票房沒有一個過千萬的,這也意味著全都破億無望。
再看看七月份的排片表,似乎只有兩部港城電影有一點看頭,但是正如陳一鳴所說,港片上限擺在那里,幾乎不可能邁過2億的門檻。
這么算下來,陳一鳴的《1951》已然是全村的希望,不僅是院線經理,影院經理甚至電影局,都不得不對之寄以十二分的期待。
聽著院線經理們的花式訴苦,陳一鳴還是很難對他們的焦慮感同身受。
而且他就算知道也無能為力,電影都已經成片了,結果如何只能交給老天爺。
可能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馬二爺只給陳一鳴劃了一條“底線”,并沒有給他提出更高的要求,想必也是不想給他帶去太多壓力。
實際上算一下就知道,想要保住52億的年度票房不跌,光靠一部《1951》絕對不夠用,算上《建國大業》都不行。
去年20部好萊塢進口電影,合計產出了全年票房的40%,也就是20億,這么大的缺口,不是那么容易填上的。
這么一想,張里立的撲克臉倒是情有可原了,這位在院線經理中算是一個異類,有話直說極少客套,陳一鳴還挺喜歡他這種風格。
沉重的業績壓力扛在身上,直腸子的老張可不就七情上臉了么。
也幸好有鞏義凡和衛晉方兩個場面人,不停把歪到天邊的話題拉回到陳一鳴身上,否則今天的看片會,說不定就會淪為對華國導演的批判大會。
送別了意猶未盡的院線經理們,陳一鳴極力按捺住煩躁的內心,打起精神去招呼受邀前來觀看成片的劇組成員。
他第一個就找上了段一寧,“老段,感覺怎么樣,是不是帥呆了,酷斃了?”
段一寧看上去卻不是很激動,反而頗為嚴肅地回道,“看完全片,我又有了些新的想法。真想再演一次啊,把我內心構建的那個秦志亮盡情地釋放出來。”
陳一鳴愣是沒敢搭腔,看段一寧那副感慨出神的樣子,好像也根本不期待他的回答。
于是他轉向石磊,笑著夸贊,“石老師,大熒幕上看你的戰前動員,我都忍不住想要站起來沖上去了。”
沒想到石磊也是一副板正的樣子,沉吟著答道,“第一次看成片,感覺腳底沒跟還是影響了情感表達,不過我能接受這個遺憾。”
得,又聊不下去了,這都什么毛病,怎么一個兩個總喜歡反思呢。
陳一鳴被搞得興致全失,幸好侯永在外拍戲沒空過來,否則少不了又要接受一番教育。
跟張宇和毛豆簡單交流幾句之后,他干脆去找圈外人,直奔劉東君一家三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