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有個身材高大的女記者問他,為什么沒有和女主角走紅毯,今天紅毯上的劇組,只有《1951》全員男性。
人家也沒看過電影,誤會了情有可原,陳一鳴只好回答,《1951》是一部戰爭片,里面沒有女性角色。
女記者臉色大變,當即追問怎么可以沒有女性角色,導演你是不是歧視女性?
這個問題不在申芃菲的qa上,申大姐沒辦法未卜先知,提前預料到會在電影發布會上遇到女拳王。
陳一鳴也知道不能草率回答,互聯網是有記憶的,因為這個惹一身騷完全犯不上。
思索片刻后他答道,“我歷來堅持兩性平等,我的導演處女作《魔都假日》就是一部大女主電影。
至于《1951》,這個故事是有歷史原型的,當時的戰場環境比較極端,電影也只是選取了其中一個很短的片段,確實沒有改編加入女角色的空間。”
女記者雖然打拳,至少問的還跟電影沾著邊,隨后提問的一個男記者更夸張,嘰哩哇啦說了一大通,負責翻譯的同傳只給陳一鳴翻了最后一句提問。
陳一鳴聽了之后,馬上就理解了同傳為什么偷工減料,因為該記者問的居然是,你對上個月發生在北非的沖突怎么看?
我可以不看!不是拍了一部戰爭片就秒變軍事專家了。
幸好戛納的新聞官反應比較快,直接咔掉了這個問題,讓陳一鳴的視而不見沒有顯得太突兀。
后頭輪到堅果記者提問,陳一鳴可以退位讓賢了,因為記者更關注來自好萊塢的攝影師保羅。
高盧本地記者就比較可愛一些,老段、小劉同學、桑平都不會冷落,哪怕是尷尬的自我介紹也給了三人展示機會。
這方面陳一鳴對戛納電影節表示高度贊賞,就是這些小細節,才更能體現出組織者的成熟度。
現場來的華國媒體也不少,第一個提問的還是陳一鳴的熟人,六公主的于藍。
<divclass="contentadv">有交情就是不一樣,于大主持的問題非常柔和,“陳導,我們剛才在外面的直播大屏幕上,看到放映結束后現場的氣氛非常熱烈,你的發言多次被掌聲所打斷。
我們非常想知道在直播鏡頭之外發生的故事,你和托尼主席有過交流嗎,評委們對《1951》作何評價?”
陳一鳴簡直感動,瞧瞧人家于美女,生怕實況轉播遺漏了對《1951》的贊美,非要陳一鳴再自吹自擂一番。
“我知道你想要聽什么,不過很遺憾,你所期待的場景并未發生。
放映廳的嘉賓很熱情,我們每個人都很享受這個夜晚,但是那里的確不是一個適合交換意見的場所,所以我與評審團成員并未有過任何交流。”
隨后還有華夏電影網、看膠片、浪潮娛樂等好幾家華國媒體提問,問的和諧,答的和煦,現場氣氛其樂融融。
直到一個易網娛樂的記者問陳一鳴,“如何看待《1951》與主競賽單元另一部入圍電影《戰地晴天》的競爭,畢竟后者以二戰的歐洲戰場為背景,這里的觀眾和評委理解起來更加容易。”
提問者對挑釁的故意毫不遮掩,如果這是一個河南記者(《戰地晴天》的出品國),或是一個高盧記者,陳一鳴都不會意外。
但讓他意想不到的是,居然是一個華國記者!
提問的易網記者毫不在意本國同行的側目以對,嘴角微翹地盯著陳一鳴,顯然是不得回答不罷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