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一鳴選擇顧左右耳言它,“每年報名戛納電影節的電影接近2000部,最終能夠入圍主競賽單元的只有20部。
百里挑一,殊為不易,我覺得對于這20部電影而言,彼此之間不是競爭者,都是幸運兒。”
易網的記者沒想到陳一鳴會這樣回答,一時之間又想不出暗藏殺機的追問角度,只能悻悻地坐下。
不過陳一鳴知道,這只是缺乏急智而已,等到敲新聞的時候,那個記者的智商就會重新占領大腦高地,擺弄出“陳一鳴自認碰運氣戛納認慫”之類的標題黨也是毫不費力。
接著還有港城記者圍繞著許可提問,雖然措辭云山霧罩的,但潛臺詞早已昭然若揭,希望陳一鳴捧一捧許可,如果可以更進一步捧一捧港城電影那就更好。
然而陳一鳴對本時空的港圈沒有多少概念,既沒見過許可,也沒刷過許可導演的電影,這就很讓人為難了。
他唯一算得上眼熟的港城電影人,就是去年三連發片的梁偉輝,信息完全來自看電影之前隨手查閱的百科。
陳一鳴只好掏出申大姐qa里準備用在托尼-塔倫蒂諾身上的片湯話,稍加改造頂一頂先。
“許可導演的電影風格獨樹一幟,既扎根于獨特的港城文化,又具有廣闊的國際視野。
更難能可貴的是,他能夠輕松駕馭諸多潮流時尚的元素,包裹華夏文化派成而來的古典浪漫主義內核,無愧于電影大師的風范。”
陳一鳴一邊在嘴上開火車一邊在心里做筆記,回頭見托尼時一定得變一變語序,直接完形填空的話,萬一被媒體扒出來可就大條了。
港城記者心滿意足地坐下,又換了個臺島記者,問陳一鳴對同樣入圍主競賽單元的臺島電影《莎樂美》,以及導演魏明朗的評價。
陳一鳴無語,這片子都沒上映,他能怎么評價?
至于魏明朗,倒確實在申芃菲的提綱上。
申大姐在材料里詳細羅列了其他19位競爭導演的履歷,而“一種關注”單元和“特別展映”單元的華語電影,同樣搜集了詳細的資料。
目的只有一個,讓陳一鳴提前把功課做好,免得抬轎子的時候一不留神踩坑里,得罪人而不自知。
按照陳一鳴對材料的粗略歸類,魏明朗屬于那種已經進入晚期癥狀的作者型導演,跟自己完全不是一路人。
這類導演的作品,高情商的評價叫個人風格濃郁而獨特,翻譯成大白話,多看一眼都是浪費時間。
明明在導演技法上爐火純青,偏偏就是不肯好好講故事,每次陳一鳴出于學習的目的去拉片,都要經歷一次痛苦的理智磨損。
陳一鳴只能繼續把提綱里的萬金油評價拿出來說,同時表示非常期待在戛納期間,有機會與魏導交流學習。
沒想到臺島記者聽了之后頗為激動,開始滔滔不絕地講述魏導的豐功偉績,又是歐洲三大的常客啦,又是媒體盛贊啦,還有《莎樂美》幾大影后爭相競演啦。
陳一鳴被連珠炮一般的“求認同”整得完全插不上話,旁邊的新聞官聽不懂華國話,真以為臺島記者是在跟陳一鳴“熱烈討論”,于是也就暫時作壁上觀。
這一說就是十幾分鐘,好不容易才等到新聞官打斷臺島記者的輸出,并宣布發布會結束。
在場媒體早就走得七七八八,陳一鳴抬手看表,好家伙都12點多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