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城導演則是陳一鳴去年“神交”過的杜文琛,杜導的商業片《機動警察》他還特意買票觀賞過,那部電影是黑幫杜難得的轉型之作,可惜轉得不太成功,票房撲得一塌糊涂。
杜導痛定思痛,決定還是回歸自己的老本行,用黑幫片東山再起。
據說這部名為《龍頭棍》的電影,聚集了港城十幾個一線演員,堪稱全明星陣容。
當晚的首映禮上,陳一鳴也確實見到了很多似曾相識的面孔,比如《機動警察》里出演黑幫老大的伍振宇。
只不過《龍頭棍》里大佬太多,伍振宇演不成老大,只能降格演某老大的小弟。
作為內地異軍突起的新生代導演,陳一鳴的到場還是獲得了一定的禮遇。
杜文琛和一干主演特意圍著陳一鳴聊了幾分鐘,在嘉賓云集的首映禮上,一群東道主一起接待一個小年輕,傳出去也算是一段佳話了。
唯一可惜的地方,就是杜導和一眾港星們普通話實在太渣,而陳一鳴對粵省話同樣一竅不通,兩邊互通姓名各道久仰完畢,基本上就得握手告別了,就交流了個寂寞。
后來小美整理新聞的時候,把港媒發布的當晚照片拿來給陳一鳴看。
照片上陳一鳴身穿灰藍色西裝沒打領帶站在中間,杜導領著一干演員身穿統一的黑西服白襯衫黑領結站成半圓。
陳一鳴與對面居中的杜文琛握手交談,兩邊雁翅排開各三個黑衣人,還真挺像兩個黑社會老大談判講數。
陳一鳴完整地看完了《龍頭棍》,發現這個版本其實根本就不完整。
簡單概括,杜導講了一個黑幫社團選老大的故事。
候選人有兩個,各有一批小弟,有選舉權的元老有一堆,同樣各有各的小弟。
除此之外,故事涉及到的相關勢力,還有候選人的外援社團老大,老大的小弟,作為正派代表的警察,警察的上司和小弟。
林林總總將近20個有名有姓的角色,每個角色還各有本名和綽號。
<divclass="contentadv">故事一開始,選舉就已經結束,核心元老出人意料地站了冷門選手,導致選舉結果受到質疑。
而就在這個關鍵時刻,幫派話事人的信物龍頭棍不翼而飛,不甘心落選的大熱選手以此為契機開始搞事。
別看人物眾多,陳一鳴卻能把線索梳理得很清楚,因為杜導講故事的能力很出色,人物出場并不顯得雜亂。
而且華國歷史上類似的故事脈絡早已有之,把龍頭棍換個打狗棒的名字,選人的元老換成幾大長老之類的,套到丐幫頭上絕無違和。
不過,陳一鳴并不是很看好這部電影在戛納的前景。
其一是杜導可能對劇中人物頗有感情,哪個都不舍得略寫,導致每個人物都各有立場各有選擇,真實是真實了,可這是電影不是連續劇啊。
其二就是糟糕的刪節,按照劇中人物的勾連鋪陳,4個小時能把故事講清楚都算是功力深厚,區區90分鐘哪里夠用。
陳一鳴有華國文化背景,能夠明白“龍頭棍”名為信物實為引線,可那幫老外評委哪里看得懂這個,多半會把這部電影直接理解為港城之奪寶奇兵,以為搶到棍子就是老大了。
這得讓許可花多少口水,才能給評審團里的堅果評委講明白電影里茫茫多的隱喻?畢竟對于堅果評委來說,黑手黨才是他們所能接受的黑幫文化。
隨著戛納電影節的進行,《1951》在國內的試映也在有條不紊地推進。
第二天試映,計劃12場,實映18場,觀影人數2376人。
第三天繼續擴大放映規模,杭城、深城、蜀城各安排了1家影院試水。
同一天《1951》蠶豆開分9.1,陳一鳴續寫9分起評的國產電影“神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