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史詩感小身板
陳一鳴接過馬二爺遞過來的文件夾打開,里面是一疊項目策劃書,散開一數一共4份。
擺在最上面的是功夫巨星武連靖的新項目,講的是漢朝與古羅馬在西域交戰的架空故事。
這倒是新鮮了,武連靖一貫是走時裝功夫喜劇路線的,古裝雖然演過,也都是戲說性質。
眼下這個項目雖然第一印象是架空,但細看主題和內容,卻是歷史正劇的路子。
陳一鳴腦補了一下武大哥那個自帶喜感的大鼻子,以及并不挺拔的身材,怎么也想象不出其人頂盔摜甲該是個什么畫風。
拿開放到一邊,陳一鳴又接著看下一個,這次是個唐朝的故事,王玄策一人滅一國。
王玄策是唐太宗時期的外交使臣,出使中天竺國時適逢國主暴死權臣叛亂,大唐使團遭到追殺,王玄策只身逃脫之后,從吐蕃借兵平息了中天竺的叛亂,最后獻俘長安。
聽上去是個很提氣的故事,可惜想講好卻很不容易。
搖了搖頭,陳一鳴接著看第三個,這回故事背景設定在春秋末期,墨家矩子幫助小國守城抵御大國侵攻的故事。
陳一鳴掃了兩眼就放一邊了,年代實在太過久遠,他完全想不出這個故事用影像該怎么呈現。
最后一個看名字就很直白,《花木蘭》。
這個倒是有點看頭,因為符合陳一鳴對古裝歷史題材的基本要求,確有其事,語焉不詳。
前者滿足真實性的要求,讓整部電影在社會文化知識體系中有所錨定,不至于飄在天上。
后者滿足藝術性的要求,給主創賦予足夠多的發揮空間。
花木蘭是南北朝樂府詩《木蘭辭》中的文學人物,這天然就削減了其源于真實歷史的嚴肅性。
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功成名就解甲歸田,詩中花木蘭的經歷,足夠傳奇和正能量,同時又足夠簡略和概括,簡而言之,就是方便編故事。
不過看完劇本梗概之后,陳一鳴還是嘆了口氣。
明明是一個可塑性很強的原型人物,結果項目主創采取了最簡單的處理方式,有些糟蹋了題材。
不過陳一鳴只是被叫來提決策建議的,不是當劇本醫生,因此他沒對細節做出任何評價。
合上文件夾,陳一鳴抬頭問道,“馬叔,這四個本子,魔影的項目委員會有什么傾向性意見嗎?”
“你先說說你自己的意見。”
“單從專業角度出發,武連靖的項目最有保障,風險最小。
當然這是以當前古裝大片平均1.5億投資來衡量的,這個投資規模,只要不是堆砌明星的圈錢之作,基本可以保證2-3個戰爭大場面。
在講好故事的前提下,當前市場容量足以容納5億體量的a級制作,選好檔期避開好萊塢大片,回本的壓力不會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