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歷史大片,要有細節豐富的信息和高屋建瓴的立意,這兩個能做到位一個,我都認它是一部好作品。
不過但凡達標其中一個,都會把觀影門檻抬高一大截。
現在的人吶,細嚼慢咽都嫌浪費時間,如果一部電影需要反復嚼幾遍才能看出個中樂趣,你們覺得有多少觀眾愿意搭上那份精力和時間?”
古越河有些不以為然,“老林,我覺得你有點武斷了,這幾年古裝電影確實不溫不火,不過古裝電視劇可是火爆得很。
不說別的,那幾部清穿劇和宮斗劇,捧紅了多少女演員?
網上熱度也特別高,把劇中的歷史人物都給帶火了,追劇追到粉上歷史原型,這哪里是死透了,明明是流行正當時好不好?”
林蕭嗤地一笑,點了點古越河說道,“少在這里陰陽怪氣,你那么羨慕,你咋不去演呢?我可聽說了,老蔡一開始就屬意你演四阿哥,你不也抵死不從么?”
古越河一本正經地反駁,“那你可誤解我了,我拒絕完全是從角色出發,我這頭型,剃半拉禿瓢真的不好看,咱不能給雍正皇帝抹黑不是。
不過一鳴,既然你在考慮拍歷史劇,那我還真得給你提個建議,現在流行的是解構,是接地氣,誰也沒有規定過,古裝歷史大片只能拍正劇拍英雄。
輕松幽默一點沒什么不好,古人也是人,我不信他們天天板著臉活著。”
林蕭酒勁兒上來之后,有了些意氣風發的氣勢,話也多了不少。
“一鳴,別聽老古胡說八道,歷史大片就該是正劇,聚焦的是民族和國家的命運抉擇。
<divclass="contentadv">戲說這個搞法極不嚴肅,偶像劇搞搞也就算了,滲透到電影里絕對不行,必須堅決反對和抵制。
這是一國電影人的良心和底線,如果拍歷史大片都要為了金錢折腰妥協,那這個國家的文化就完蛋了,傳承也要斷了。”
古越河才不慣著他,反唇相譏道,“折腰的難道還少了不成?一鳴不拍總有人拍,電影局過審可不看是不是正劇。”
大壯居中打圓場,“正不正劇的我不懂,不過大片么,別管是不是歷史題材,在我這里首先要好看。
一鳴,你為什么就對花木蘭感興趣呢?
我爸的四個本子,武連靖那個先不提,王玄策和墨家矩子那兩個,又是一人滅一國又是小國御大敵,聽著就有畫面感。
至于花木蘭,沒記錯的話應該是個虛構的人物,史書上都查無此人,這也能叫歷史大片嗎?”
陳一鳴沉吟了片刻,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了一句。
“你們肯定有過看歷史大片的經歷,想來也被某個時刻或是片段深深打動過,現在還能回憶起來嗎?”
大壯反應最快,第一個答道,“那肯定是孫旺泉的《無名》啊,烏云蓋頂的秦軍箭陣,我至今都忘不掉,每次提到古裝片都會想起來。”
古越河卻是越回憶越尷尬,他是拍古偶劇起家的,十幾年來古裝真的沒少穿,然而提到打動自己的歷史劇,他卻發現大腦一片混沌,根本想不出來一個具體的影像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