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情緒連接不增反減
楊老板顯然是對選角有想法的,之前選定的男主陳祖名,說不定就是他的意思。
然而陳一鳴的劇本,男主已經降格為男配,而且陳一鳴話里的潛臺詞很明顯,在木蘭身邊鏡頭較多的男角色,同樣要搭上1年以上的檔期,沒人能例外。
這肯定不符合港城明星的style,對于他們來說,拍戲期間不軋戲已經算是仁至義盡。
還要提前訓練?還要全程陪伴?那怎么可能!
楊老板那是多老道的人,馬上把話題一轉,關于選角再也不提了。
不聊人,那就只能聊錢了。
陳一鳴的預算表可以說是“獅子大開口”,直接就是3億。
當初大壯知道之后第一反應就是反對,3億投資要10億票房才開始賺錢,自家兄弟是不是飄過頭了,覺得拿過一次10億,下一次10億就是灑灑水了啊。
而且3億投資,鉑爵只能占1成,這太低了,不值得折騰一回。
不過陳一鳴還是說服了大壯,因為這個項目依然是陳一鳴自編自導,有著足夠的主動權。
鉑爵3000萬占一成,陳一鳴現在的咖位,有資格也有底氣給自己開出1000萬片酬加10%票房分成的合作條件。
這樣一算,鉑爵系的投資額就是4000萬加10%,合計23%的份額,跟《1951》差不多了。
而且把盤子做大,也方便把更多投資方拉進來,如果片子拍完錢沒花了,折算進宣發費用就可以解決。
老馬和老楊都是財大氣粗的主,對3億投資倒是沒什么意見,關鍵是陳一鳴提出來的份額分配。
馬二爺率先提問,“一鳴,怎么擬邀請投資方里還有地方政府,他們的錢可不好拿,流程又長,手續也繁瑣,你的片子拍完了,他們的錢都未必能進賬。”
陳一鳴估摸著二大爺肯定明白陳一鳴的套路,這是給他搭臺子在楊老板跟前充大明白呢。
于是陳一鳴欣然領受好意,很隨意地解釋道,“《木蘭》涉及到好幾處大場景,包括民間塢堡,長安坊市,大唐宮殿。
比較省錢的拍法,是滿華國尋找現成的場景,比如橫城的影視基地,華北的經年古鎮。
但是這些場景不一定符合拍攝需求,租景要花一筆錢,場景的改造和復原又是一筆錢。
所以我還是首選自己搭景,一勞永逸。
出于不浪費的原則,才引入有建設影視城意向的地方政府。
他們作為資方的作用,不是投錢湊份子,而是在行政層面給搭景保駕護航,以及給整個項目做保底。
前期搭景的錢咱們投,同時給地方政府預留一定份額,戲拍完之后搭好的場景留給后者,費用由后者分期或是遠期繳納投資款認購。”
這法子是陳一鳴從前世詩人那里學來的,陳大導演拍《妖貓傳》,直接跟襄陽政府合作搞出一個唐城,然后《妖貓傳》上映沒怎么賺錢,留下的影視城倒是日進斗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