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主“鬼鬼祟祟”的送信行為,沒有逃過女主聰慧的眼睛,然而信里的內容,卻又讓她哭笑不得。
男二的“情書”自然是杳無回音,女二因為對男主的好感,倒是喜歡上了這樁代哥送信的差事。
于是一封封情書的“灌溉”之下,女主對男主的印象越發深刻,對每周固定的情書越來越習以為常,男主也因此飽受折磨,連鎖反應之下,女二的熱情同樣是泥牛入海。
直到籃球校際對抗賽那一天,不同學校不同年級的四人偶然聚首在籃球場,男二聽到場下響起男主名字的加油聲,才猛然意識到問題所在。
男主與男二之間展開了一場青春與汗水肆意飛揚的籃球對決,隨后當事四人站在一起,男二通過妹妹知道了自己信的去向,女主也知道了“情書”的來路。
真相大白!
兩個“男人”在妹子面前保持了起碼的風度,放學后就在校外來了一次1對1真男人大戰。
最終兩人不打不成交,葉祖鑫拉著劉東君立下追求安西西的君子之約,各憑本事互不阻撓。
于是男主自己還沒搞清楚情意所指,就先一步被情敵裹挾著帶到了溝里。
青春期的戀愛就是這樣,說不清什么是喜歡,不明白喜歡她什么。
如果當事人身邊還有喜歡指點江山的同伴,大概率會發生諸如“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的情形。
別人都說我喜歡她,那么可能我真的喜歡她,吧?
這個段落是三人的共同回憶,因此祥瑞在拍攝時采取了現實主義風格,去掉了所有的柔光濾鏡。
當然,通過暖色調的打光,成片效果跟女主視角的回憶還是有顯著區別的。
陳一鳴發現祥瑞還挺有喜劇天分,埋梗抖包袱節奏明快,把這個小段兒拍得喜感十足。
完成度挺高的,王素秋剪這種故事性比較強的段落也比較拿手,因此陳一鳴暫時當了甩手掌柜,全程旁觀一言不發,祥瑞多少找回了一點身為導演的自信。
<divclass="contentadv">接下來的發展證實了女二對男主男二的評價。
男主追女孩的方式就是暗地里奮發圖強,讓自己“配得上她”,于是他天天忙著學外語、練大字、學素描。
另一邊的男二則漸漸蛻變成了類似狗頭軍師的角色,加上別有用心的女二號在里面攪合,讓男主的高二生活多了不少雞飛狗跳。
愉悅的高中回憶,讓男主給女主的信里,字里行間都洋溢著活潑與快樂。
事實上這封信的作者不是男主,而是女二。
她實在看不過去兩個男人“畏畏縮縮的試探”行為,于是在信的最后直截了當地詢問女主,高中階段是否因為同名同姓遭遇到比較難堪的事情,那時她有怨恨過男主嗎?
雖然依舊是旁敲側擊,但是邁出的步子明顯大了很多。
輕松的橋段過后,自然要轉入低沉的部分,現實里女主拆信看過之后,也進入了一段獨屬于她本人的回憶。
灰藍色調下,同一間教室卻散發出清冷的氣息,特別是當教室里坐滿了眾多更具壓迫感的成年人時。
黑板上寫著“高二下學期家長溝通會”的字樣,清楚表明了當前的時間節點。
講臺上的教師正在點評學生的期末成績,又是一次張冠李戴的烏龍,事件主角是男主的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