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女主的座位,空無一人。
最該笑的人卻根本不在現場,恰恰說明了這個笑話有多冷。
鏡頭再一次轉到女主家的臥室,女主從書桌前起身來到客廳。
客廳的擺設簡單到寡淡,居中是一張長方形的餐桌,上面攤著一張試卷,除此之外再無它物。
王素秋熟練無比地把提前處理好的素材拉進軌道,顯然他不止一次地“檢閱”過這一段落,既然側后方的陳一鳴沒有開口,他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往下剪。
這是女主側的主要支線,青春片么,人際關系相對簡單,終歸脫不開學校與家庭。
男主回憶主要聚焦于校園,屬于主觀美化的部分。
那么作為對比,女主回憶就要擴展到家庭,補足遺憾與意難平的部分。
當然原劇本對這條支線只是淺嘗輒止,并沒有深入挖掘。支線本身也不存在什么絕癥、單親、原生之類的狗血情節,只是華國家庭常見的溝通問題。
工作繁忙忽視孩子的家長,聽話懂事內心不甘的女兒,兩者之間心靈層面的小誤解。
女主回憶再一次確認了試卷事件的結局,試卷上方57的分數歷歷在目。
女主當然知道這不是自己的試卷,但是她有意留下了,目的就是在適當的時候“刺激”一下父母。
祥瑞把這個段落拍得格外豐滿,兩個客串的魔影廠演員也發揮得十分出色,把內心愛孩子,卻被工作拖得精疲力盡的中年夫婦形象,演得絲絲入扣。
看到試卷時的愕然,瞬間切換出來的不自然笑意,對試卷的刻意回避,掩藏在眼底的愧疚,吃飯時,兩人可謂是全身都帶著戲。
對比之下,安西西這個萌新被爆成了渣渣,木著臉捧著碗從頭吃到尾,應該藏在底層的期待感沒能完全藏住,表層的漠不關心卻演成了真的,于是人物性格就顯得有些割裂。
陳一鳴的處理很簡單,一字謂之曰“砍”。
女主支線又不是電影的重點,起到的不過是豐富女主人設的作用,讓觀眾知道有這回事就夠了,濃墨重彩真心沒必要。
陳一鳴指揮王素秋,把安西西露出雞腳的“內心戲”全部砍掉,女主父母只保留了看到試卷的零星鏡頭。
至于三人交集的吃飯戲,一整段都被陳一鳴嘎了。
旁邊的祥瑞咬著嘴唇避免自己叫出聲來,臉上如同戴上了痛苦面具。
辛辛苦苦拍出來的大得意段落,就這樣被剪成了幾分鐘的快切鏡頭。
痛!太痛了!
全部段落剪完,祥瑞才悶悶地開口說道,“剪成這樣,前后不連貫了啊,家長會的話題全都沒有了。”
陳一鳴頭也不回地說道,“加特技唄,還好你的素材拍得夠充足,快閃幾幀父母穿梭客廳的畫面,另一頭女主呆坐在臥室書桌前無言以對,這疏離感不就來了么?
至于家長會,一字不提才對味兒嘛,正說明女主父母壓根兒就不記得。”
在外一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