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唐人街系列,追求的則是陰謀論。
簡而言之,這個系列的故事,走的都是以小見大的路子。從日常小糾紛著手,層層剝繭逐漸暴露出一個大陰謀,最終揭示出唐人街龐大里世界的某個片段。”
李準眼前一亮,脫口而出道,“比如中華料理里的廚子,是金盆洗手的洪門雙花紅棍這種?”
陳一鳴呵呵一笑,“可以可以,有點味兒了。”
王威也跟著補充,“巫蠱和降頭是不是也可以拉進來,這不比催眠術和多重人格接地氣么?”
田黎同樣不甘落后,“東南亞的話,犯罪組織也可以有很多新花樣,嘎腰子、電信詐騙、假鈔集團,哪個都比販毒時髦。”
陳一鳴道,“你們可以放開來想象,只要陰謀足夠新奇有趣,能夠吸引觀眾就行。
我們不搞過于復雜的故事主線,這個系列就是單純的爆米花商業電影,不是本格派推理片。
然后是拓展性,我們的原則是背景承接而非人物承接,也就是說不依賴主演。”
陳一鳴的這種思路,源于前世耳聞目睹的諸多經驗教訓。
不管是好萊塢還是華國,電影ip化之路,都面臨一個換主演觀眾就不買賬的現象。
然而不換主演,片酬只升不降大幅拉高成本,同樣是個無法擺脫的痼疾。
這也是陳一鳴極力避免走喜劇路線的原因,喜劇跟演員的綁定太過牢固,而且傳染性極強,很容易固化整個系列的風格。
就2012年來說,陳一鳴的做法全無先例可循,而且還很反常規。
要知道這時候的電影續集,都講究一個原班人馬,換演員簡直就是自毀長城的舉動。
三個副導筆走龍蛇,不管能不能理解先記下來再說。
他們也確實一腦門問號,因為陳一鳴的話非常跳躍。
“雖然取景在唐人街,但是我們電影里的唐人街,是基于華國歷史虛構的唐人街,而不是現實的唐人街。
你們應該都知道共濟會,號稱西方千年歷史的第一幕后黑手。
我們的唐人街,就要往這個路子上走,全世界的唐人街縱橫勾連,里面充斥著宋末以來600年的遺老遺少和徒子徒孫。
各種組織比如李準剛才說的洪門,都要煞有介事跟真的一樣。
在此基礎上,才是形形色色跟華國元素沾邊的人物角色。
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背負傳承。
比如典當掌柜,千門傳人,中藥醫師,銷贓商人。
故事以其中之一為主角,在揭開陰謀的過程中,引入并關聯更多配角。”
王威反應很快地叫道,“續集的主角,就是前作的配角!妙啊,這個點子太棒了!”
陳一鳴微笑點頭,同時也沒忘記提醒。
“關鍵是伱的前作要拍好,不能讓田黎和李準的續集胎死腹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