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春節檔再續一輪
如果說推廣《魔都假日》的時候搞“大規模點映”,算是陳一鳴因為形勢所迫不得不“揮霍”兩世記憶的應急之舉。
后來宣發《1951》的時候,為了“主人的任務”提前推動微博整合在線票務平臺,屬于因應正向大趨勢的順水推舟。
那么如今被大壯“短視頻創業”一朝警醒,則是陳一鳴第一次改變走一步算一步的得過且過,主動考慮為一言難盡的未來做些什么。
即便那時候陳一鳴已經退休,也可以讓自己的眼睛和腦子少受點罪。
人是鐵飯是鋼,精神食糧也是食糧,逢年過節的樂呵日子難得去一回電影院,還要在一堆包裝精美的屎味巧克力里頭挑一個沒那么屎的吃下去,這命運也太過于悲慘了些。
更難受的是,吃完出來明明被惡心的不行,稍一回憶就想自摳雙目,結果觸目所及全是那道屎的漫天營銷,信息繭房之下讓你逃無可逃避無可避。
忍無可忍剛發幾個差評出來,轉頭就能被扣上各種帽子網絡暴力,電影營銷一旦綁定社會話題,每一個參與評論的人都將被卷入別有用心的漩渦,絕無例外。
其實你想說的很簡單,電影不好看,抄都抄得沒誠意!
馬自達停在陳一鳴住的小區門口,大壯扭頭問道,“自己上去沒關系吧,要不我開進去?”
陳一鳴擺了擺手示意沒事,推開車門自顧自地往里走。
陳一鳴不是專家,但他自己估計,華國電影肯定可以熬到他退休。
大家都是魔改人,從這個意義上講,今世的陳一鳴倒是可以“抄”得心安理得了。
電影也是一樣,就其本質用影像講故事而言,百年來千般范式早已窮盡,換句話說已經沒有花樣可玩兒。
其實他也不知道該做些什么,甚至都不清楚為什么一定要做什么。
這么一想,陳一鳴“救世主”的理想一下子就淡了不少。
人貴有自知之明,十幾億華國觀眾的觀影品味,真不是幾個電影人可以指手畫腳的,活兩輩子的珍稀物種也是一樣。
上個世界末他考大學時,新聞還是大學里的“貴族”院系,專業錄取分往往是最高的。
短短二十年后,新聞已經淪為畢業就失業的下水道專業,“閉著眼睛報一個專業都比新聞好”。
就像是漫威的系列重啟一樣,當世所有引發熱議的“創新”,不過是群體記憶冷卻之后對前人的復刻而已。
所以還是把理想放低一些比較現實,能把經常看電影的“影迷”群體服務好已經不錯了。
一年兩次陪家人逛逛街,逛累了就在影院坐一坐歇歇腳,誰會在意看的片子抄得地不地道呢,換個場景,恐怕也沒人多在意吃飯時電視臺播的肥皂劇是好是壞吧?
看完就扔到腦后的玩意兒,你非得給人家上一通教育,說這里不好那里可以更好,呱不呱噪?
不僅沒有式微,反倒因為其現實社交屬性,活得頗為有滋有味。
他自己是學新聞的,親身見證了這個專業的輝煌與沒落,不過短短二十年而已。
開門進屋,把自己扔進陽臺上的躺椅,陳一鳴繼續漫無目的的放飛思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