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剛需,情緒痰盂,估計很長一段時間電影都可以活得很好,好比專家叫了幾十年的某某崩潰論,破房子看上去搖搖欲墜,但其實結實得很,起碼熬死專家不成問題。
可以預見的未來,即便失去文化產品帶來的情緒附加值,電影依然不會喪失其線下休閑的功能性,以現在的物價,幾十塊的電影票錢,已經是難得的石灰。
消遣是很容易被替代的,而愛好一經確立卻會長久存在,無論如何,影迷才是電影產業真正不可或缺的衣食父母。
就算你想讓每個觀眾都變成“美食家”,人家自己也未必愿意啊。
說起來,電影活得已經是出人意料地堅挺了,電視、視頻網站兩度沖擊都沒有令其消亡。
相應的,由于較大的閱片量和較高的觀影水平,他們對電影的品質要求更高,換言之就是沒那么好騙。
信息時代社會在超音速發展,昨天的流行明天就可能過氣,人類歷史上就不存在什么千秋萬載的行業。
潮水退去的時候,唯有經受住影迷群體考驗的從業者,才能真正存活下來。
陳一鳴暫時算是念頭通達了,對于灰暗的未來也不再像下午時那么郁悶。
他不由得有些啼笑皆非,不過是一個短視頻團隊的投資意向,居然讓他聯想到這么多有的沒的,甚至一下子推演到了十年之后。
還把自己搞得這么意志消沉!
這算不算重生人士獨有的自尋煩惱呢?
陳一鳴從躺椅上起身,來到書房掀開筆記本電腦,新建了一個文件夾,起了個名字叫《絆腳石計劃》。
他的電腦里記了一大堆亂七八糟想法,平時靈機一動激發的靈感,在每晚睡前都會被他整理到電腦里。
<divclass="contentadv">不過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雖然今世的陳一鳴已經算得上行事有條有理,但他終究不是一板一眼的性子,時間一長,電腦里已經充斥了各種名號的文件夾。
他確實是把靈感都記下來了,不能說毫無卵用,只能說屁用不頂。
扔進電腦里時間一長就給忘了,對著速記只能阿巴阿巴,下次再要出創意還是要靠現想的。
幸好兩世福利,讓他對拉過的電影印象深刻,否則真就是穿越者之恥了。
新建了一個文檔,陳一鳴寫下了今后幾年的工作意向。
當務之急,是加速推進類型片計劃。
既然特效大片的退潮已經成為大勢所趨,現實題材電影會迎來難得的高速發展期,這個趨勢就只能順應而不能違逆。
既然后信息時代的發展,必然會讓社會更加割裂與分化,這種對立自然就代表了某種社會現實,只能正視無法回避。
那么陳一鳴就可以得出一個順理成章的結論,大浪打來要想不被卷到水里,唯有筑高自家的堤壩。
加速產出類型片,至少在影迷群體中成就鉑爵的精品之名。
雖然陳一鳴參與的所謂精品,也都是魔改的。
但陳一鳴能夠保證魔改的誠意,跟未來的同行相比,起碼對得起電影票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