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善意的提醒與惡意的影射
雖然內心對潘月明已經有了幾分意向,但陳一鳴并不準備為此做什么。
如果連第三方選角導演和制片人小美這兩道初選都沒辦法通過,那就足以證明對方身上存在不可克服的明顯缺陷。
《第十三層樓》進度很緊,沒太多空間留給演員適應和調整。
對于陳一鳴來說,眼下最要緊的是提前安排電影的特效鏡頭,畢竟是一部科幻片,總得安排幾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未來場景。
巨石工坊雖然是鉑爵的指定供應商,加塞、插隊的特權很大,但也需要給對方預留出一些調度的余地。
而且特效本就是一幀一幀用工時堆出來的,再壓縮也有一個最低限度。
陳一鳴自己預估,月底前碰出具體方案的話,大概要到十月底才能有個大概樣子,再加上必不可少的返工和修改,想要趕上后期的精剪,工期會非常緊。
當然,陳一鳴的項目,依然是一貫的艱苦樸素風格,《第十三層樓》雖然是科幻題材,但是特效鏡頭的數量并不多。
故事主線所在的意識空間,設定為2015年的華國某城市,大部分鏡頭都采用實景實拍的方式。
如此處理自然也就沒辦法提前制作,只能等開機前的外景鏡頭采集得差不多了,特效團隊才能開始動手。
特效鏡頭只涉及到意識空間的幾個“穿幫”場景,也就是所謂的“世界的背面”,在那里男主角將觸及到意識空間的真相。
隔周周五,小美從泰蘭急三火四地趕回來,參加了《第十三層樓》演員的第二輪試鏡,周末就光速篩選出給陳一鳴的最終候選名單。
投資方面鉑爵作為項目主控占四成,魔影投資部占兩成,華納中國占一成(預訂了翻拍優先權與海外發行權作為補償)。
雖然陳一鳴一直希望在鉑爵形成既定的工作流程,但在制度施行之后,他自己的《第十三層樓》就沒能嚴格地遵守規則。
港城楊老板同樣有意跟投,可惜《木蘭》的好事不常有,他這次不得不面對好幾個競爭對手,比如近來在帝都風頭正勁的牛氣沖天影業。
說起來這家公司跟陳一鳴還有些淵源,他家主外的老二牛犇,跟陳一鳴在戛納有過一面之緣。
這部分也不會用純cg制作,而是半實景半特效的方式,以凸顯涇渭分明的觀感。
當時的陳一鳴在牛犇眼里只是一個稚嫩的流星,后者話里話外都是陳懷開、江匯文等功成名就的一線大導。
需要巨石工坊提前動工的,主要就是這部分。
而女科學家所在的未來時空,則主要是內景,去魔影廠找個影棚搭出實景即可。
牛氣沖天去年剛傳出三年上市計劃,幾個大項目若隱若現了兩岸三地多個知名導演的名字,一副不差錢的架勢,市面上是個優質項目他家都想插一腳。
超前個一兩年,方便搞些似是而非的“劇透”進去,算是滿足一下陳一鳴內心的一點點惡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