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就是零星幾個女科學家出門在外的鏡頭,其實跟主線故事關聯不大,但是為了增強整體的科幻感和觀眾的代入感,陳一鳴覺得不應該省略。
《第十三層樓》剛傳出風,牛犇就聞著味兒過來了,聽大壯說對方把他纏得不輕,夜夜笙歌的腰子有些受不了。
兩個話事人如今還在拉鋸,且有得磨。
以上是已經定下來的,而還沒定下來的三成,一坨公司正在你爭我奪。
韓三爺的帝影不知道怎么走通了金盾的關系拿到了替代出資權,獅子大開口直接要三成,嘴張得比馬二爺都要大,后者聽說后果斷頂回去了,只愿意讓出魔影額度內的半成。
陳一鳴和大壯都明白,馬二爺之所以出面說話,把帝影的投資綁定在魔影額度之內,就是為了不讓鉑爵難做。
還拿1年1部1億投資“誘惑”陳一鳴來著。
此時演員都到終選環節了,項目其實還沒正式建起來呢。
還有就是幾家大院線背后的集團公司,同樣派了專人日夜不停地騷擾大壯,說這回一鳴導演的項目,無論如何都要帶著大家喝口湯。
院線向上游拓展是這兩年的行業趨勢,探索的結果有賺有賠,而且還是賠的居多。
越是如此,集團內部的投資部門就越是要加大力度以圖自救,否則不是離分包袱回老家不遠了么?
貨賣的好不好,賣東西的商家最清楚,拿過兩次票房年冠的陳一鳴,顯然就是院線眼中的最佳投資標的,沒有之一。
下手的人多了,扯皮就有些曠日持久,導致《第十三層樓》的投資盤子半個月都定不下來。
<divclass="contentadv">資方難產,之后的建組自然難以啟動,因為按照鉑爵的規定,一審綠燈的前置條件,就是投資額度大部確定。
于是就發生了眼下這種詭異的事情,資方、制片、幕后都還沒影呢,演員倒是已經選的七七八八了。
其實演員并不是眼下最緊要的事項,要知道作為一部大多數鏡頭實拍的電影,到現在陳一鳴都還沒最終決定,電影里的“華國某市”究竟選哪個呢。
考慮到較為緊張的制作時間,就近選擇魔都顯然是最合理的。
可惜在陳一鳴心目中,魔都卻是第一個被pass掉的。
他內心設想過,劇本里的幾個關鍵情節,在魔都可以選取哪些標志性場景來呈現。
但模擬來模擬去,都感覺少了一點味道。
說白了,就是魔都這座城市過于現代化,市容街景太新太干凈,建得又太整齊太規矩,很難烘托出陳一鳴需要的那種在意識空間內肆無忌憚的氛圍。
陳一鳴為難的地方就在于,近些年華國發展得太快,全國各地都在大拆大建,魔都的問題在其他華國大城市也一樣存在。
他又不愿意像很多華國導演那樣,專門挑那種“時光停滯”的十八線小城市去取景,《第十三層樓》呈現的是假想的2015年,不是198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