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給觀眾梳理視角,王威給這四條線都安排了明顯的特征。
底倉的炮灰組則是最正常的第三人稱敘事,這條線采用手持攝影機拍攝,用人物劇烈運動與手雷爆炸引發的搖晃感,突出近距離槍戰的混亂與激烈。
考慮到電影成片的年代與有限的預算,這樣操作也無可厚非。
2倍速看過第二遍之后,陳一鳴揮起大剪刀,咔咔咔先干掉了一半時長。
原始素材當然是以場景為單位的,需要陳一鳴根據分鏡自行拆分,這就十分考驗陳一鳴的“腦補成像”能力了,拍多了不怕,怕的是拍少了連不起來。
電影開頭的爆炸,中段審訊過程中包打聽與警察兩個版本的登船行動,以及片尾的反轉。
第二條是戚恬扮演的前黑警秘書,她被自家老板安排在碼頭塔吊的操作室內,居高臨下架著狙擊槍做后援。
這一點在底倉槍戰段落中體現得最為明顯,這幫小子明顯是拍嗨了,炮灰三人組跟黑幫群演射得忘乎所以,從艙口一直突突到最里頭,整場戲的節奏感完全亂套了。
《非常嫌疑人》是一部懸疑探案片,槍戰只是點綴不是重點,這個段落本身也不能游離于主線,一通突突突然后人全死了,只能表明劇本編不下去了在搞劇情殺。
陳一鳴口述,安西西記錄,核心意思就一個,槍戰戲重拍。
“其一,恢復原腳本,先潛入,踩了陷阱再火并,現版本許老師在監控室里監了個寂寞!
其二,潛入要慢要長,體現船上兩組人的默契配合,火并要快要短,前黑警坑隊友的舉動才顯得致命,一定要把關鍵時刻的反差感拉出來。
其三,底倉舷窗的幾個過場鏡頭,人物姿態不理想,結合戚恬的監視鏡頭再次梳理。
其四,雷佳聲與包劍鋒的死法重復了,再設計一下,戲劇性不夠。
<divclass="contentadv">其五,可以考慮把張宇的死亡安排在火并最開始,這樣更有善泳者溺于水的荒誕感。
其六,槍戰動作拍得很專業,就是太專業有些過頭兒了,別忘了,這兩撥人一邊是偽專家,一邊是黑幫混混,不是特種兵和pmc。”
安西西噼里啪啦敲完之后忍不住勸道,“要不要潤色一下,你這說的也太不留情面了,我聽著都覺得臉上燒得慌。”
陳一鳴不以為然道,“你想做導演,第一步就是先把面皮扔了,沒臉沒皮是先決條件。你信不信,我把修改意見發過去,那三個小子第一反應不是自我批評,而是先在電話會議里跟我掰扯幾個回合。
這跟我的話難不難聽沒關系,是個導演都不愿意聽旁人指手畫腳,我拍的就是最好的,你得有這種堅持。
當然了,他們最后還是得按我說的改,誰讓我是監制呢,真有權力換人的。”
安西西撇撇嘴說道,“是是是,陳大監制你厲害,將來我的電影一定不勞你插手,才不要被你隨時隨地教育。”
陳一鳴聽了趕緊岔開話題,“槍戰部分過了,咱們看段老師的表演。”
老段出鏡的部分其實就兩段,那些第一人稱鏡頭都是攝影師的空鏡,跟他的表演不能說毫無關系,只能說牽扯不大。
第一部分是縮在碼頭集裝箱縫隙里的包打聽,單看素材頗有《喜劇之王》里尹天仇的既視感,一打板一個花式表情特寫,個個都不重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