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國電影市場正在迎來一波高速增長,其速度與幅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因此很多基于過往歷史的總結和論斷,其效驗如何就很值得商榷。
陳一鳴反駁道,“類型是類型,投資額是投資額,這是兩個不相關的概念,不能混為一談。
藍羽聽得眉飛色舞,作為電影頻道的記者,她當然樂于聽到對華國電影的樂觀預測,更別說這些話還出自頂尖導演陳一鳴。
陳一鳴點頭道,“差不多,總有人說在華國這個沒市場那個不賺錢,我覺得他們忽略了,我們面對的是一個新興市場,新興市場的消費者并不一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更多時候,是你給什么他們就要什么。
顯然這種模式是不可持續的,項目成本應該有一個科學合理風險可控的核算標準,而不是塔尖只漲不跌,塔底只跌不漲。
陳一鳴的說法引起了藍羽的興趣,抓住陳一鳴停頓喝水的機會她插話問道,“陳導,你的這個論斷,就是制作《第十三層樓》的初衷嗎?”
于是她繼續挖掘大料,“陳導,我注意到鉑爵接下來要上映的電影都是小眾題材,《非常嫌疑人》是懸疑,你的《第十三層樓》是科幻,這是不是意味著鉑爵將徹底告別大片,轉而深耕中小成本電影?”
今后幾年,我國所有的電影從業者都將面臨一個巨大的行業變化,那就是一個數量可觀的固定觀影群體的形成。
再說了,鉑爵從來走的也不是大片路線啊,談何告別呢。我們制作的電影也只有《木蘭》成本比較高,但是不管是絕對值還是相對值,不僅比不上好萊塢,跟國內同行也還差著檔次呢。
只能說,之前的電影投資容錯率比較低,大家只能扎堆去拍愛情、戰爭、古裝歷史這些類型,包括我自己也是一樣。
而現在我們覺得觀眾的需求在擴大,是時候上一些新菜式了。
<divclass="contentadv">未來觀眾的口味培養起來之后,說不準懸疑、科幻等小眾類型也會出現大成本的特效大制作,好萊塢的科幻大片咱們國人不就挺喜歡么?”
藍羽當了把烏鴉嘴,“你有沒有設想過《非常嫌疑人》票房失敗的結果,那會影響你的判斷與鉑爵后續的舉措嗎?”
陳一鳴攤手道,“電影都還沒上映,現在就談票房失敗太早了吧?當然,我不會大言不慚地說《非常嫌疑人》穩賺不賠,沒哪個導演能打這個包票。
就像我剛才說的,立項和制作是兩碼事,前者是商業行為,需要詳盡的調查、合理的評估與穩妥的決策,后者是文藝創作,哪怕是商業片,其制作過程也要遵循創作規律,違逆它的失敗案例比比皆是,我就不在這里列舉了。
《非常嫌疑人》天生具有一層鉑爵出品的品質背書,得益于之前影迷們的青睞,我們胡作非為的成本與風險比起同行來也就低一些,”
藍羽笑道,“所以你這是在為華國電影趟路嗎?”
陳一鳴連連擺手,“可不敢這么說,鉑爵都是年輕人嘛,總是有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而且不是有句話說,年輕人犯錯上帝都會原諒,對電影人來說,影迷就是上帝,他們都原諒我們了,我們再不大膽一點,那也太說不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