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認真拍不如認真吹
其實陳一鳴內心覺得,電影局的大佬真沒必要開所謂的通氣會,根本改變不了什么,還容易被這幫子嘴上跑火車的公司老板們給帶歪了思路。
真想了解行業情況,把電影局那些苦逼的基層審片員叫來,然后再把專資辦的票房數據一拉,兩下里一對比,變化和趨勢在哪里馬上就一目了然。
找業內專家也好,搞觀眾調研也罷,都是主觀向的個人意見,很難準確反映行業全貌,電影局是產業把關人,一手數據全在這里,何必求諸于外呢。
除非今天的會議只是為了表明上峰態度,走個形式上的流程,但陳一鳴一想又覺得有些不對,如果真是那樣,局座大人干嘛把自己晾臺上呢,他自認這幾年有功無罪啊!
自古文人相輕,把陳一鳴架起來只能刺激到真正拍電影搞創作的,現在主席臺下坐著的都是商人,場合也不對啊。對于這些老板來說,真金白銀才是他們關心的,面子不面子的都是浮云。
陳一鳴內心狐疑,嘴上還得應付接二連三的“質詢”。
局座大人說是臺上臺下交流,但在馬二爺放完頭炮過后,接連提問的卻是主席臺上的大佬們。
葉靜怡問完一個問題之后又繼續追問,“小陳,你剛才說底層邏輯正在發生變化,具體怎么個變化,能展開講一講嗎,我很感興趣。”
陳一鳴一聽就想自扇嘴巴,讓你丫嘴快。
其實對于這個,他自己也是前世在飯局上道聽途說的,聽完就算并沒有進一步研究過,那時他只是一個撲街導演,飯桌吹牛只需要立論用不著論證,證出來也沒啥卵用不是么。
他又不是磚家叫獸,沒有立言的志向和需要。
于是他朝葉女士微微點頭示意,然后面向臺下說道,“剛才是我好為大言了,其實也談不上底層邏輯,只是我對未來幾年行業發展的幾點預測。
所以我對地產和互聯網資本入局很敏感,因為這一套那兩個行業玩兒得更溜,不僅形成了嚴密的契約和制度,在技法上更是甩了電影圈不知道幾條街。
結果今天腦子沒管住嘴,說禿嚕皮坑了自己。
如今他僥幸擠進了行業5%的隊伍,又親自操刀做過一些“前瞻性的創新”,實踐到位了,理論上就會觸發一些思考,這就讓他覺得早前聽過的那番神論有些道理,不過具體怎么個道理,他也沒有系統思考過。
各位老板說到資金運作肯定比我在行,我要是哪里說錯漏了怯,請大家多包涵。
哪怕是獨立電影也是一樣的,導演界不是有句鐵律么,拿自家錢拍電影的都是棒槌。
所以我對電影人的定位很明確,我們就是吃技術飯的,包括各位老板在內都是如此,這種定位有點像當下流行的一種現象,叫做管理層以少量持股主導公司運營。
我看到臺下不少人面有戚戚焉,說明這不是個別現象,大部分電影公司起步都是如此。